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接受”的语言,认为这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佳方法。大多数父母为孩子成长所提供的土坡都因为充满评价、判断、批评、说教、教化、警告和命令变得沉重。
那句古老的谚语说:“如果你总是对一个孩子说他很坏,他就会真的变得很坏。”孩子常常会成为父母口中的那种人。
他们可以使孩子足够坚强,能够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伴随童年和青春期的失望与成长之痛。比如用不干涉或被动倾听的方式表达接受,当然我们最常用的还是用语言方式表达接受。
一、用不干涉的方式表达接受
父母可以通过不干涉孩子的活动来向他显示自己的接受。
当一个孩子正致力于某项活动时,放手不管是一种表达接受感的有效的非语言方式。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经常通过干涉、打扰、接手、检查和介人向他们的孩子传达了不接受感。
二、用被动倾听(沉默)来表示接受
有时什么也不说与什么也不做一样,都可以传达接受感。而接受感可以促成建设性的成长和转变。
三、以语言方式表示接受
大多数父母都认识到,在人际互动中,一个人无法长时间地保持沉默。人们需要某种语言交流,父母必须开口与孩子谈话,他们的孩子也需要他们开口,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亲密而重要的关系。
当孩子带着自己的情绪和问题来找我们时,我们使用的是哪种回应方式。作者根据研究,将父母的口头回应方式归结为12种类型。
如果你现在也想做这个练习,只需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或钢笔。
要想了解这些沟通障碍会对孩子或亲子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父母们必须首先明白,他们的口头回应通常包含一个以上的意义或信息。
这里我们举一种回应方式,并分析孩子可能听到的“内容”,比如当孩子对你抱怨:“朋友不喜欢我,我不想再跟她一起玩了!”
父母选择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的回应方式:告诉孩子怎样解决一个向题,给他建议或意见;为他提供答案或解决方案。
父母会说:“我建议你试着对朋友好一点,那样一来她或许就愿意跟你玩了。”
这句话传达给孩子的意思远远超过了你建议的“内容”。孩子可能会“听到”以下这些隐藏信息中的一个或全部:
“你不接受我的感受,因此你希望我做出改变。”
“你不相信我能自己解决问题。”
“你认为是我的错。”
“你认为我不如你聪明。”
“你认为我在做坏事或做错事。”
当父母们认识到他们在沟通时多么依赖这些方式,他们都会急切地问:我们还能用什么话回答?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