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周了。
刚刚送走了六年级,又接上一年级,反差太大,诸多不适应。看惯了严肃的大孩子,再来看这些萌萌的小不点,有些无所适从。他们从幼儿园来到学校,也是到处不适应。这两周,就是互相适应的一个时期。
开学之孩子篇
升入一年级,是对孩子的一个重大考验。从上课时间比较短,变成了现在固定的四十分钟,好多孩子不能坚持,每节课总要有几个走到老师面前,说一声“我要小便”就往外走。老师往往是怕孩子真的坚持不了,就让孩子去上厕所了。一个去,就会有几个孩子跟着去,然后就是大半个班里的孩子都会站起来跟老师说要上厕所了。关键就在第一个孩子身上。老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判断是否需要立刻去,如果不是的可以告诉孩子,再过几分钟就要下课了,那时你是可以去了。如果是情况比较急的,要赶紧让孩子去。第二个往往就是跟风的。
除了上厕所,孩子们还会在课上喝水。所以,一开始就要告诉孩子,下课后再喝水。
孩子们刚刚来到学校,经常会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前几天常有学生在走廊内仰着小脸找教室。认识自己教室的牌子,也是在学生安顿下来后就要立即做的事情。
对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新鲜,一切都好奇,他们会有数不清的新发现。但是,刚入校的这段时间,又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所以,老师要随时提醒。
趣事:
午休。小朋友们趴在桌子上睡觉。总有那么一些小朋友,瞪着眼睛瞅老师。眼巴巴地看着,看一中午也不嫌累。问:你为什么不睡觉?非常诚实地回答:我睡不着。我不想睡。可是转过头来,也许就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就会呼呼大睡起来。有个小朋友,精力超级旺盛,从早上开始蹦到下午,放学前就不行了,非要睡一觉不可。
找教室。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教室。程程就是其中一个。好在他不乱跑,找不到就不找,大厅里也挺好玩的,每次到校,总是趴在大厅的木地板上玩,反正老师会来找我的。宇宇也是,明明是七班的,去了八班去六班,老师找到也不回去。
齐齐喜欢跟他后面的洋洋玩,上课还是要忍不住跟洋洋说话。下课后跟着小朋友跑出去玩,跑到教学楼外面去了。老师批评了他,放学时想跟妈妈交代一下,结果齐齐吓坏了。妈妈没来接孩子,是奶奶来接的,老师刚说了两句话,齐齐就哇哇大哭起来:我要找妈妈……拉着奶奶就跑了。
涵涵天天来学校就哭。为什么呢?想妈妈。老师问哭有用吗?没有用。那为什么还哭呢?我也不想哭,就是管不住自己。
开学之家长篇
要说孩子上一年级,最不适应的莫过于家长了。孩子进了学校?会不会哭啊?会不会饿啦?渴了?有没有打架?老师给我管孩子了吗?什么都不放心。可是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爸爸妈妈。成长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刚开始,微信群里满屏都是家长们的嘱托。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恨不得自己去当老师,恨不得天天在孩子身边看着。没有布置作业的时候,天天跟在老师后面问作业。布置作业之后,天天跟在老师后面问怎么做。每一步都不放心。
其实,成长的最快的是孩子,长不大的是爸爸和妈妈。
开学之老师篇
每一个一年级的老师都是最伟大的。今年我们的一年级老师中,有年轻的妈妈。有没有结婚的小姑娘和小伙子。每一个人都是尽己所能。每个人都喊哑了嗓子,每当下午的时候,累的脚都不想着地,不想多说一个字。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放弃。
两周时间,每天从早到晚,精神上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一刻松懈。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眼睛都是盯着八方,耳朵都是竖着,随时观察着情况。孩子们都还太小,能帮助老师工作的还太少,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上课,备课,收费,统计信息,联系家长,靠餐,送学生离校,打扫卫生,等等大事小事。
镜头一:路队
天知道要这一群小家伙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走是件多么不可能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当第一天孩子们排队出校门时,老师们像打了一场大仗。每天接受前一天的教训,第二天继续训练,现在已经能够排的比较整齐了,但还是阻挡不了孩子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聊的脚步。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镜头二:升旗
第一次升旗时,孩子们依旧是兴奋。东张西望,看到新鲜的事物赶紧吆喝同伴来看。好在在老师们的努力下,还算不错。第二次升旗,受到了表扬!
镜头三:午餐
经过两周的奋战,孩子们午餐纪律已经不输给二三年级了。每次午餐,都像是一场战役,不住嘴,不住腿,不住手。给孩子盛菜递饭盛汤,管了这边管那边。每次孩子们吃完饭,老师们一身汗。
镜头四:课间
课间孩子们没有地方玩,在教室里,老师就轮流看着,无缝衔接。即便如此,老师们也是分身乏术,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看不到的地方。
今天来了个家长,给孩子送药,非常大度地表示理解:“在幼儿园里,就是老师看着吃了,你们忙,我怕孩子学不明白……”我无话可说。
镜头五:放学
放学的时候,并不只是家长们眼中看到的领出大门口。布置作业,整理书包,排路队(到现在为止,有的孩子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分开乘坐校车的和父母来接的,点齐人数,排队走。
镜头六:打扫卫生
送走了小家伙们,还得回来整理他们留下的满屋狼藉。你会在谁都想不到的地方发现谁都想不到的神奇的物品。
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已是满身疲惫,不想再说一个字,不想再走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