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改变价值观
我最近在看张宏杰的《曾国藩传》,我觉得这本书是有关于曾国藩的书里最棒的,不管是对于曾国藩这个人物的描写,还是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包括对很多事情的分析都写得最好的一本书。
首先,先讲一下我为什么喜欢看有关于曾国藩的书?因为你会发现大部分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天纵奇才的,也就是说你只能高山仰止,但是没有学习和模仿的基础。但曾国藩不一样,他属于所有人当中资质最平平无奇的一个了,至少不是天赋异禀。而且我惊喜地发现他三十岁以前,性格上有很多缺点,和我极为相似:浮躁,坐不住;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虚伪。而让他脱胎换骨的方法,我认为是普通人可以借鉴的。包括他立下的十二条做人的规矩,我觉得完全可以“拿来主义”。
我看曾国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曾国藩身上具备了我最缺乏的品质:凡事下笨功夫。湘军打仗最重要的战略就是6个字:扎硬寨,打呆仗。而我过去二十多年中做事最好“投机取巧”。虽然也为我带来过短暂的小幸运,但现在所处的境遇告诉我,这么做是行不通的。
包括像曾国藩这耿直的一个人是如何在朝堂上吃尽了苦头,才悟到和上级、同僚的相处之道。还有他的用人之道、外交手腕,以及周身上下各种优秀的品质。
我从不奢望可以达到曾爷爷万分之一的高度和境界,只想在思想和为人处世上能向他多靠近几分。
曾国藩有多厉害,大家可以听听mao ze dong对他的评价:“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李鸿章是一个存在争议性的人物,但单单只谈官场晋升之道,谁能比得过李鸿章。从一个乡下一文不名的穷秀才最后成为全中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他的晋升之道非常值得学习。
在看书的时候,注意去捕捉领会核心内容,有③点:
①. 进入单位初期如何摸清背后真正的生存及晋升规则。注意不是明面上的规则,大部分的明面规则都是假的,而真正的规则需要分析与观察方能得出,要从书中学习初入官场的曾国藩与李鸿章是如何领悟规则的。
②. 如何看清单位内部的派系,并投入正确派系的阵营。许多年轻人进入机关或国企之初,受人拉拢而站错队,导致未来多年发展不顺,悔之晚矣。
③. 如何培养自己的“贵人”。在一个大的组织内生存,如果仅靠自己从零开始一点点往上爬,可谓晋升维艰,几十年下来很可能连个科级领导都升不上。在这方面,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是榜样。曾国藩的贵人是当时权倾天下的军机大臣穆彰柯。没有穆彰柯,他怎么可能仅用11年就升至二品大员。而李鸿章的贵人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清楚一个道理:**如果没有亲爹做自己事业上的贵人,那就需要自己培养一个干爹来做自己的贵人。想要博得贵人青睐,首先要在贵人面前展现能力,让他觉得你是可用之人。摸清贵人需要的是具备哪种能力的人,展现出相应的能力。**
《养正遗规》里有8句话:“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才不足则多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累,❶ 因为有太多事情要考虑,有太多不快,太多误会要澄清,太多细节要查证。日复一日,我们遇事经常费煞思量,难以决断。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才学不足的表现。
❷ 识不足则多虑:见识不足就会想东想西,杞人忧天;威严不足容易动不动撒气,凭借怒火压制对方;信用不足就会多话,费尽口舌去说服别人。这句话理解起来不难,而它的核心大概在于“识”。
❸ 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的人就会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发怒,很多时候人们发怒,是因为感觉到别人不尊重他。如果一个人没有威信,就会靠发怒来解决问题。所以只要有能力察时度势,即能果断决策;有了威严,不发怒也能信服人,不是性格决定一切。
❹ 信不足则多言:信不足,则口多言,然言多必失,夸夸其谈者虚,口吐莲花者浅。为人之要则,当抬头时观云,低首时看路,于学中思,善养浩然之气、谦卑之性,方能大写人生。
❺ 勇不足则多劳:没有勇气的人,做事畏缩,拖泥带水,只能被事情所劳。优秀与平凡者的差异,就在于优秀者往往能够一鼓作气,以优势精力做好一件事,而平凡者以平均精力做许多的事,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
❻ 明不足则多察: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明”指的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的智慧。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洞若观火,就要多去考察。
❼ 理不足则多辩:越是没有道理的人越善于辩解 ,本身无理之人,没有底线原则,多巧言令色,其实只不过是遮掩自己空虚的实质。
❽情不足则多仪:孔子云:礼者,敬人也。所谓礼节,并非阿谀奉承的繁文缛节,不过是内心保持着对人的基本尊重与敬意。论语有云:人无礼,无以立。说的是: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论语又云: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是:尊重别人的人,也能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