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叫o泡
今年重庆的夏天是最近这五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连续十几天高温都没有下过雨,火辣辣的太阳无情的烘烤着大地。
南方的夏天就是如此,冬天的时候暖和,夏天也暖和,一天里全国最热的几个城市都被重庆包揽了。
那段时间就是如此,天天都看着手机里的天气预报过日子,每一天都希望看到天气预报里可以出现有雨的消息。
在城市里呆着的我除了觉得热得不敢出门外,根本不知道这一场持续的高温给在老家的奶奶带来了多大的困难。
我的老家是坐落在重庆比较偏远的山区里,在那里人们要想出门一趟,就得在外面等车等好几个小时。从镇上到家的距离坐车也得有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早些年的时候,从村里通往城市的路还不是水泥路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有小客车,虽然破旧,但也能容下十几个人。
后来客车没有了,他们就选择水路,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出门,打折手电筒去到河边等船。然而这并不像人们常见的那头一样,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农村就是这样,什么地方好停船,人们就现在那里等船。
再后来,水泥路从镇上打通到了村里,政策上说的是要每条路都要通到家门口,可是大家都知道,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路虽然相对于以前好了,可是反而进村里的车越来越少了。因为村里的人都去了城市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
奶奶也是如此,我们叫她来跟我们一起住,她都拒绝了,那个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怎么可能说离开就离开。
她总以各种理由推辞,她说在城市里她不习惯,家里的地板砖太滑,容易摔倒,而且如果我们不在家里的话,她一个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什么也不会使用,没有读书的她一个字都不认识,要她怎么在城市里活。
后来因为这样,我们都想过了,确实如此,我读书,一个月也难得会一次家里,而爸妈也常年在外工作,因为他们的工作特殊,一年下来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一次,所以你要她怎么活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奶奶一直不来城里,在那里还有其他的原因,在那里有她对家深深的不舍,在那里有她这辈子最不愿放弃的东西,八十年光阴,八十年山和水,都在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
最近几年,原本热闹的村子开始慢慢的变得萧条起来,以往过年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现在就连过年家里也没什么人了,就算有人也是早上的时候从城里赶回来,吃了午饭之后又急忙的赶着回城里。
在城市待久了的她们,怎么可能还在农村里住的习惯呢!
每次和奶奶聊天的时候,她都会不停地感叹,人越是老的时候,越渴望和自己的孩子多呆在一起,因为她们不知道哪一天就走了。
我知道这几年和她一个年代的人也走的差不多了,比她后时代的人也远去他乡,作为目前村子里年龄最大的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开学前我回老家看奶奶,奶奶告诉我说,因为十几天没有下雨,家里已经连吃水都成问题了,后面水池的水已经干涸了。
外面的田里也开裂了,路边的树和草也都耷拉着脑袋,没有一丝的活力,在苦苦的挣扎着想要活下来,不能因为一场干旱就这样服输,熬过这次或许就会有更好的雨露滋润。
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我还是知道,要想吃水的话就必须去一公里外的水井里挑水。
奶奶前段时间才去医院里检查出来,左腿骨坏死,根本使不上力,连走路成问题的她,更别说挑水了。还好大伯父住在奶奶隔壁,这样有他们,奶奶的生活也要好过些。
平时我们在家里,在外面,感受不到没水吃的日子到底有多苦,但是后来回了老家之后才知道。
记忆里小时候也是如此,在老家夏天的时候经常没水吃,因为天气热水池里的水都干了,那个时候爸妈都在家里,都是他们去挑水,现在他们也不在老家了。
这一刻我才知道,水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们不忍心浪费一滴水,他们没点水都会循环使用,总觉得这一切都来得非常的不容易。
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你不知道你小小的一个浪费,可能都是他们所需要的。所以请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滴水,也许你现在浪费了,下一刻你又需要它,但是覆水已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