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写一篇论文,深受启发,遂有以下感悟。
在我看来,教师是一份专业性的工作,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春蚕”、“蜡烛”等,总觉得难免有点神乎其神。作为一名教师,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一个有意义的概念,从生命的高度去看待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该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构成。
这让我想起了雅斯贝而斯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啊,教育就是一种启蒙、一种点燃、一种唤醒,一种得道……
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场所。那么如何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乐在其中?看完这篇论文中,我有了一些顿悟和思考。如果把把师生教和学看作生命的一段的历程,那么我们都希望是快乐而幸福的。在这其中,老师是幸福的播种者,学生是快乐的收获者。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自己的幸福教学时光,这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带学生复习转述句。突发奇想提升点难度,说了一些高年级的知识点。本想着让孩子们留个印象就好,也不指望他们能掌握。没想到讲完后,一半以上的孩子都能够学会。作为老师,那一瞬间我是激动而自豪的,我对孩子们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厉害,太棒了”。接着孩子们都带着骄傲的小表情:“老师,你也太小瞧我们了”。原来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我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由此我想到了,学生的幸福。老师应该把学生当成一群有智慧的群体,而不是认为他们是无知的孩童。现在的孩子,他们爱读书、爱思考。早已有了不错的知识和积累,并且不断发展。我们班的阅读课,我请学生来当小老师。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来与同学们分享。很多孩子准备了历史、天文、动物、植物、化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令我惊喜的事,当我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后面聆听时,我感觉讲台上的小老师,简直光芒万丈。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有学者的风范。其他同学们呢,也是聚精会神,提出了不少有趣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我,也是收获满满呢。
也许师生之间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学生就会感觉被认可和关注,收获幸福与快乐。 一个真正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教师,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负担和压力。而是享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