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与人交流的时候,心里憋着很多的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愿意多说话的习惯,因为内心考虑的因素太多,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不愿说出口。不过到现在已无所谓了,构不成我的思想负担。
必要的时候适当的场合需要自己努力尝试去说,有的时候则没必要,更不会去呈口舌之快。内心有低落、失望、郁闷,或有开心的时候等等,我选择了唯一最爱的发泄方式就是写作。很多的主题,想法现在都通过文章发了出来,之前只是一个随意的记录,像写写日记,空间说说等,都简言概括没有形成主题。
最近在写文章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我一直避免用别人的故事,也不想用自己的事情。有的时候,直接把故事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读者看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细节描述,无法融入故事情节,更不能打动人,可以说是不成故事的故事。通常在我的文章里纯理性的批判多了些,这样,支撑自己文章的观点,故事没有深度,以情动人环节薄弱没有说服力,有点轻重倒置的感觉。
即使是这样,对我来说也没关系,暂且允许自己,最起码在自己还不成熟的状态下允许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发泄。每个人性格中都是阴晴冷暖的综合体,复杂多变,疏通因人而异。在我通过写作发泄的过程中,不断的回忆,探索、尝试表达想法从而纠正自己的思维,也能够连通起很多想法,这是我在写文章时候的进步。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写作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再者,写的过程中既然发现了问题,又不想用别人的故事,那能否可以通过要表达的主题创造出故事,也是不错的想法,倒是可以一试。之前有过类似的一次,我想要表达一些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的童年,用了很多我观察到的负面的现象,全部用第一人称写了出来,结果有人反馈,以为是我自己小时候有那么多的不幸。对此,我也没有向他们解释。写文章本是如此,若能把读者带入故事的情节里,不拘于是谁的故事,只要让人有思考,反思也是不错的。
通常,很多时候我写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没有刻意拼凑,也没有发愁着去找素材,完全是由心发出。所以,我只是在记录生活,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文章暂且对他人有没有用,我不敢保证,但愿不要对他人有负作用。如果为了写文章去找素材,那不是抄别人的文章了,我不想用,也许是我还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不会运用,关于这一点,不着急,终会有答案。
还有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能当面与人说的话,我用文字将内心清理,洗濯,再重新定位自己,赋予自己力量,再释放我想要表达的欲望。写字,可以慢思考,不合适可以改,可以反复琢磨。而说话是一种快速表达的方式,话说出去了就没办法收回,再不能去改变。我是一个思考反应非常慢的一个人,往往说话跟不上别人的节奏,常常因为觉得自己说错话而事后自责,或在夜里翻来覆去想个不停,懊悔不已。而写字,我可以不急不躁,慢慢思考,不用跟别人的节奏,不用像说话一样在意每一个在场的人。投入于写出每一个文字带来的品味过程,反复琢磨,反复阅读,是大脑活动非常享受的过程,每一次写完很有成就感。时间长了,相信你也会爱上写作。起初,我突破自身思维拦阻去写作,而此时写作带给我力量,这也是我感觉最好的状态。之后,在继续有所提高的基础上不断的摸索改变。
写作,是要对自己负责任。有的时候为了完成一篇文章,由于时间关系,甚至没来得及看第二遍去认真修改就发出去了,实在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有时自己都嫌弃自己的文章,也不敢投稿。这也没关系,我的要求是每天能够写点就好,有时没有灵感或什么突发奇想之类,不想写,可一旦打开电脑,建好了文档,写着写着不到两分钟话题自然就来了。这是长期坚持的结果,也是有过不想写的时候克制自己完成、绞尽脑汁去想的结果,一旦胜过了那些难处,一切就都变得轻松自如了。这也印证了事情普遍的规律。
写作,是我的爱好,你无法忍着不去做,因为既然活着,就有想说的话。在我的世界里,我用文字记录生活,感受生活,也用文字给自己疗伤。通常都很神奇,效果也非常满意。因为写作需要时间,也是一个思考,自我梳理事件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帮助我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合理的看待自己。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强求,属于自己做的就应该努力去做,自己错的地方需要努力去改。如果认识到自己什么错误,还没有改变,那也是自身能力的问题,时间的问题,绝不会是厚着脸皮假慈悲。
一个人能够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美好的,在无聊的生活中投入其中,内心深处与喜乐之源相通,是一个人的独享,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写出来既有人看,也不算是独享,更增加了一份喜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