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言欢!今天开始我们分享《断舍离》!
一
生活在物质过剩的现代人就像水槽淤泥口边困顿窘迫的鲇鱼,找不到本来就存在的进出水口,被形形色色的东西和废弃物包围着,困在水槽里,整日一筹莫展……
我们住所里的很多东西都是被各种噱头忽悠而冲动之下带回来的,这就像淤泥,而我们的住所就等同于死水的淤积地。
作者有次在泰国进行“Fasting(斋戒)detoxed(排毒)”疗法时,接受了嘴巴、皮肤、内脏等各个部位的“detoxed=舍”治疗法。所有参与这种疗法的人都仅用一天体重就减轻了2~3kg。当这些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那种舒畅痛快简直终生难忘。
很多时候,假如我们不打开收纳箱,不翻出堆积的杂物废物,不拉开壁橱、拉开抽屉,其实也不会妨碍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鲇鱼,你可以只生活在澄清的部分,但不能搅动,一搅动,上层的澄清部分就马上变成一团浑浊。
看着家里囤积的物品,我们总会下意识的责备自己,买太多,但其实社会原因也占了一大部分。
1. 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
2. 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
3. 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以上三个就是我们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
消费型社会总是想方设法地研究如何让人“买东西”。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刺激着人们的购买欲,让人们觉得是自己本来特别想买的一样。
二
人类依赖物质、重视物质的习惯由来已久,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础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这就是“物质轴”思维。
某位哲学家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所以,人们对物品也就会有这样的定性思维——“(可能)以后也没有使用的必要,不过还能用,姑且留下来吧”。人们带着这种“物质轴”思维方式,不知不觉地扎在这个无法想象的物质过剩时代。
15年前,在作者讲座上的听众,起码会发泄自己的焦虑,但15年后的今天,听众大部分是一脸呆滞愁闷。作者说情绪的“负面磁场”会影响身边的人,导致全家人都陷入郁闷情绪,而当家里塞的满满当当,充满压迫感,使人思维迟钝,行动迟缓,长此以往,就会让人情绪郁闷,陷入焦虑。
作者应邀去一些家庭进行杂物整理时,她看到很多让她觉得大吃一惊的情况。例如:一些刚刚建好1~2年的新房子,堆满了庞大的杂物量。
有些人的家里,门口的立伞架里密密麻麻的塞满了20多把的各种伞;厨房的抽屉里,塞满了诸多不再使用的厨房用具,如木筷子、一次性汤勺、保鲜膜、塑料袋等。还有一些房子,表面很干净,一打开收纳橱柜的门,里面挤满了惊人的杂物,甚至连主人都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
案例:作者来到千惠夫妇的家,千惠70多岁,他们家客厅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日用品,桌子上也是乱七八糟,有文具、调味料、茶碗、报纸等等,地板上摆满了千惠的手工小零件。男主人喜欢垂钓,所以垂钓的工具也摆满了房间的一角。
虽然是千惠邀请作者去他们家进行杂物整理,但夫妇俩还是有着很大的戒备心,面对这样的情形,作者并没有做任何的“整理指导”,她不说话,只倾听。如果是千惠夫妇不愿意扔掉的东西,她会说那就留下来也没关系。这样,反而是千惠夫妇主动开始收拾,把不需要的东西都整理扔掉。10天后,作者再去千惠家,就已然焕然一新!
断舍离讲求的就是这种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而不是外部打着“正论”旗号的训诫。因为,真正的“正确答案”本来就在自己心里。
就像千惠夫妇,作者并没有进行任何的指导,只是经过深切的交谈,他们自己意识到很多话都是自己的借口,所以,他们不再找借口,行动起来!
三
断舍离注重“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
断舍离的“空间轴”思维注重的是“扔掉东西”之前——“为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这种思维是实践断舍离不可或缺的。断舍离就是“生活中的新陈代谢”!
作者说自己一次收到一位朋友的礼物,因为包装盒很好看,她想也没想就收进了橱柜,过了几天,猛然清醒,自己收集包装盒的行为和那些买打牌商品收集包装纸的人并无区别。其实,物质本身就带着某种看不见的“黏着剂”。
一开始就没有断然“因为看起来将来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扔掉”,过后再处理的话,物品在手里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感,带有叫作“执念”的黏着剂,其实就是对物品的定式思维。
有些在工作上精明能干、能力过人的高知女性,家里却是杂物成堆的贫民窟,简直让人不忍直视。有这样一个案例:
洋子小姐,是一位精明能干、积极阳光的30多岁的职业白领。但是,她的家里却是触目惊心的脏乱差。各种资料、纸箱子、以及密密麻麻的关于占卜和灵修的书籍。而她的对象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社会地位高但已婚的男人。
她也想过收拾房子,但一到家,她就懒得动,只会喝酒、抽烟,整个房子烟雾缭绕,空气浑浊不堪。
终于,转机来了。洋子小姐受到朋友邀请,参加了断舍离的讨论会。她很快明白“扔掉不需要的杂物,建立舒适的生活空间,才有可能改变人生。”之后,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处理了各种杂物废品,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
四
断舍离注重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所以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在作者看来,那些常常抱怨“还是无法放手……”的人大致有以下三类:
1、逃避现实型
2、执着过往型
3、忧虑未来型
这三种类型的人共通的一点是“对时间的意识比较淡薄”,而且这三种类型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分线,每个人的内部都隐藏着这三种类型,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倾向的表现较其他两者更为突出罢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把“舍弃”两个字放在一起,但其实这个字有不同的含义。
舍
佛教用语中有“布施”一词,其中“施”就是“施舍”的意思,也就是说,因为这些东西在我处起不到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这带走“二次循环”“再利用”的意思。
弃
弃,即“废弃”的弃,从意思上看,物品被不管不顾、置之不理。而家里堆积的这种杂物和我们丢在垃圾桶里的并没多大区别。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舍”即为“出”!
在进行取舍时,我们应该挑选出有质量的东西,将物品压缩到能够建立和保持一定社会关系性的量即可,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健康美丽的空间,才能从最本真的意义上珍惜事物、热爱生活。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
对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具有以下三种自由:
1、放手的自由
2、保留的自由
3、取舍选择的自由
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敢放手,作者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时,处理不需要的杂物,总会被他们唠叨说“太可惜了”,不让她扔,那时,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掉,会更痛苦。
就像婴儿,想哭就哭,想吃就吃,想拉就拉,谁也管不了,但长大后,被断掉爱喝的母乳,被去掉尿不湿,不得不自己控制排泄的欲望和时间。我们被放逐到“规矩世界”的条条框框之中,缩头缩脑、畏首畏尾地学会了忍耐。
但是,对于物品,这种不自由我们是不需要的,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你完全可以自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
别人的东西姑且不说,至少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
断舍离的必要性分享完了,那究竟如何进行断舍离呢?我们下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