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孩子,把情绪当朋友,好情绪就会跟随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人内心真实感受的在外在反应,每个人都有情绪,有情绪是正常的,必须认真对待情绪,并让情绪释放出来。

我和孩子的情绪经历

001小学之前

小时候,记得妈妈每次出门,我都会跟着她,不想一个人待在家里,而妈妈有时候要工作,有时候要办事,见我纠缠就会不停让我回家,我就一直哭着跟她出门,拖着她不让走,再严重了我就挨打了。再后来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跟着哥哥去上学,我藏在桌子底下玩儿。

你挨打过吗

还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我不听话大哭大闹,大晚上妈妈把我放在门口的墙头上,说不听话就让狼吃了。

002小学到大学期间

上学的时候,我觉得大部分情况我都是听话的,除了小时候写作业写到不会了着急的会哭,遇到中考,高考,考试不理想也会哭,心理郁闷以外,其他时间,我都过得很充实。

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的是个听话的好学生。

003工作以后

工作的那几年时光,整体感觉还可以,除了偶尔工作上的不顺利,那都不是事,没有遇到大的情绪波动,反而那时候,给同事朋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你将来肯定是位嫌弃良母。大家对我的夸奖,我习以为常,想象将来会是什么样。

004生子育儿

直到自己怀孕生了孩子,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做母亲的不容易,没生孩子之前,我还曾经疑问:“小时候妈妈为什么会打我呢?”

哭就是释放

生了孩子之后,我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开始的时候特别乖,到后来慢慢有他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再到不听话,耍脾气……

说了多次不行,我也开始出手打孩子了,这时候,我小时候的疑问已经不再是疑问,因为我也开始打孩子了,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实在是控制不住,想通过打来阻止他哭闹,想通过打让他变得乖顺。这段时间,与曾经朋友给的“贤亲良母”形象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都不快认识我自己了,甚至觉得自己成了“泼妇”。

可是,打来打去有用吗?没用,一点用也没有,我打骂孩子时候的不良情绪甚至传染到了孩子身上,使得他更容易闹情绪。

于是,我想改变,看了很多类似育儿节目,关于情绪的文章,我开始反思自己,再一次升级自己的认知,尝试着从自己做出改变,调解自己情绪,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

正式情绪,把握需求

怎么认真对待情绪?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了解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他之所以哭闹有情绪,是因为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才会表现出来不高兴,哭闹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内心的需求,我们大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会有情绪,有情绪不可怕,那就让它释放出来,情绪长期达不到释放,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疯狂英语的李阳家暴事件和他从小的家庭背景有关,小时候,他父母经常打骂他,他有一次在纸上写了个“苦”字,还被妈妈骂,小时候的情绪积压得不到释放,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点被燃爆,就爆发了。

释放情绪

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让他哭出来,父母在旁边可以陈述他此时真正的需求,表达孩子此时的内心感受,帮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当孩子冷静下来,再和孩子做出解释,或者直接转移注意力,等下次有机会再慢慢引导。

给孩子一个拥抱安抚

家长有了情绪也要释放出来,可以通过运动,把不良情绪写到纸上等方式表达出来

解决问题

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做不好,怎么才能做的更好,应该向谁学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问题解决了,坏情绪自然就没有了。

把情绪当敌人它就会越来越有攻击性,把情绪当好朋友,我们和孩子的情绪才会越来越好,坏情绪会被打败,好情绪就会跟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