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的墨痕?》

  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窗外的云漫过檐角时,我正对着空白文档发怔。键盘敲下又删除的字句,像未成形的蝶,总在指尖绕几圈便散了。原以为写文章要盼着灵感撞怀,要等风来、等月落,要让旁人读得击节赞叹,直到某个段落突然顺着笔尖淌出来——那刻才惊觉,许多文字本就不是为了给谁看。

  写晨雾里的石阶,是记得某个清晨踩过露水的凉;写巷口的老槐树,是念着儿时踮脚摘槐花的甜。这些细碎的感触,像藏在衣兜的糖,旁人只见糖纸的斑斓,唯有自己尝得到化开的绵甜。就像昨夜写诗,把“思念”换成“窗台上的月光”,没有谁懂那月光里藏着母亲晾衣时的影子,可当笔尖落下,心里忽然亮堂得很,仿佛与某个藏在时光里的自己撞了个满怀。

  原来文字从来不是写给“懂”的,是写给“知”的。天知道檐角的云何时聚了又散,我知道笔下的字为何轻了又重。那些没说透的情绪,没点破的往事,都在墨痕里安了家。不必求共鸣,不必盼回响,只要在写下的瞬间,自己与自己对了话,便已是最好的收场。

  合上书页时,晚霞正染透窗棂。忽然明白,写作本就是场私密的奔赴——天知道风的去向,我知道心的归处,足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