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信息
产品定位音频 分享平台
产品slogan随时随地听你想听
内容生产模式 PGC+UGC+社交
定位人群音频节目爱好者
盈利模式广告主收费、版权分销、订阅服务、粉丝经济、智能硬件增值
(一)、产品逻辑
作为一家音频内容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将个人播主/电台/听众三种角色有机整合到了一起,既有电台的高质量内容持续输出,又鼓励普通人成为主播,全民创造有趣有腔调的新节目,为平台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元素。
(二)、核心功能
播放器:内容的播放中心,支持收藏/点赞/赞助/分享/调音/评论/订阅/下载等多项功能
我要录音:UGC、PGC生产的载体,满足平台UGC、PGC主播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生产、运营的需求
我听:方便查找个人订阅的音频节目,以及喜欢或下载的节目
二、产品发展现状
(一)、产品生命周期
(信息来源:酷传)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从手机应用市场观察的产品下载量(上图蓝色曲线)分析,产品截至2018年8月底仍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结合分析,喜马拉雅这款产品自成立起至2015年9月,产品处于市场引入期(图中曲线只从2015年9月开始统计,9月用户量突破2亿);自2015年9月至2016年底,产品进入快速成长期,用户量提升明显;自2017年初至今,产品进入高速增长期,曲线斜度更大;
(二)、融资记录
(信息来源:企查查)
(三)、用户特征
根据百度指数给出的用户画像,喜马拉雅的男性用户占67%,女性33%,用户年龄分布以30-39岁为主(占比57%),用户地理位置集群地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
(四)、用户体量
1)2014年5月初,喜马拉雅激活用户突破5000万大关;
2)2015年1月,用户数突破1亿;
2)2015年9月22日,成立仅两年用户群体突破2亿,2000万车载、穿戴、音响智能设备用户;
3)2016年第3季度,以57.6%的用户渗透率稳居行业第一;
4)2018年6月移动电台APP月活跃用户数8068.8万人位列第一;
5) 截止8月,总用户规模突破4.7亿,平台内共有500万主播,市场占有率73%,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超过135分钟;
三、关键增长路径
(一)、AARRR模型
(二)、AARRR模型分析
回顾喜马拉雅的用户增长足迹,运营团队出手精准,从早期招揽B端电台、主播资源,到与应用商店、汽车硬件合作批量导入海量用户,再到开放海外注册扩展海外市场,到近期的城市服务商计划,有节奏的扩容B端与C端用户体量。下面将详细的从AARRR模型各环节分析它的增长实现路径。
第一部分:获客
【获客关键节点】
(信息来源:酷传)
截止2018年8月新用户暴涨节点汇总
时间新增用户量对应事件
2015.9.30175738,261入驻比亚迪Carpad
2016.6.6797,58666会员日
2016.10.5243,058/
2016.10.22811,447/
2017.1.11228,706123知识狂欢节
2017.7.21239,530/
2017.10.19473,240/
2018.6.6535,95266会员日
2018.8.28396,268/
【引入期获客】
作为一家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需要兼顾B端与C端用户的增长,B端用户即内容的创作者(也是内容接收者),C端用户即内容的接收者(在后期经过资质审核也可以转变成内容创作者),在引入期,两头并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c端用户的获取,集中两个渠道,app预装和应用商店推广
喜马拉雅提出车联网音频娱乐解决方案,布局车联网软硬件,包括福特的 Sync Applink、捷豹路虎的手机车机互联MYSPIN,比亚迪的Carpad,百度的Carlife,手机车机互联方案如Mirror link、四维图新的wedrive,长安汽车车联网解决方案,将喜马拉雅app加入车辆预装机名单,直达海量用户;2015年与小米应用商店深度合作,与用户互动导流。
B端用户的获取,电台DJ与网络主播,市场上这样的人群很多,与喜马拉雅这样的平台一拍即合。
【快速成长期获客】
1.明星引流
DJ/网络红人/时尚达人/旅游达人/脱口秀达人等中小咖入驻;
引入吴晓波/罗振宇/高晓松/凯叔/青音/刘瑞琦等大咖;
2.热门IP+独家版权
时下热门小说引进,例如2015年7月上线正在热播的《无心法师》有声小说,让人先听为快;
独家上线热门节目,例如2016年6月,《好好说话》一档改变你人生的语言类奇葩课程,全网独播,震撼上线;
【高速增长期获客】
异业联盟互相导流,2018年9月,喜马拉雅与腾讯视频合作推出联合会员。
第二部分:用户活跃
【内容激活】
高质量内容
最早期的喜马拉雅,更像是一个互联网电台,先做好UGC电台的更新,同时设置了媒体结构及加V机制,可以让高质量的内容优先呈现;后来逐渐加入了优质主播节目、独家首发音频、直播等多种类型内容。
独家首发
2015年6月28,罗开元携新单曲《永久》空降古镇周庄声音回廊!喜马拉雅FM线上独家首发;
「罗辑思维」的独家音频播放平台
「每天听见吴晓波」独家授权
创新直播
官方电台类型直播
ELLEMEN DREAM MAKER 创想家盛典直播;
国家大剧院京剧交响音乐会独家音频直播;
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直播;
锤子发布会直播;
开放主播直播
2017年1月,正式上线直播功能,礼物赞助/礼物赞助榜/向主播提问/直播连麦等多种互动功能;
【官方活动活跃】
喜马拉雅音乐巅峰榜,活跃用户;
我是播客,分享播客故事,活跃主播;
喜马拉雅听书月;
【线下活跃】
热门音乐节/演唱会/歌友会/电影/音乐剧等赞助、送票;
线下邀请用户看电影;
123知识狂欢节;
第三部分:用户留存
【用户激励】
主播激励
上线打赏功能,后又增加圈子节目管理播放数据、个人收益等功能,让主播形成自己的流量;
2017年9月,又推出主播等级,等级越高享受服务越多,进一步给主播分级;
2018年2月,【直播】增加创建粉丝团功能,主播与粉丝生态形成;
2018年7月,【节目包装】新增专辑作品点击率和专业的包装指南,助你提升曝光
2018年8月,【直播】新增主播每日任务,奖励多多;支持短视频上传
【听众激励】
1.会员体系
专享会员权益,去广告
精选大咖专栏&两千多本热门有声书免费畅听
巅峰会员特权,
上线会员频道,全站口碑专辑畅听
设置会员日,活动激励听众
2.积分体系
2018年8月,iOS版本签到领积分上线啦!每天签到领积分,连续7天获好礼!
3.构建社群
2015年6月上线圈子功能;
2015年10月,成立听货部落,只招300骨灰级铁杆粉丝;
2016年10月,上线听友圈;
2018年2月,【直播】增加创建粉丝团功能,主播与粉丝生态形成
第四部分:用户转化
【主播打赏】
2015年8月,上线主播打赏功能,作为主播营收。
【付费节目】
2016年6月,上线付费精品栏目《好好说话》,推出当时风头正盛的网综《奇葩说》的后续课程,全网独播,付费收听,首日销量破五百万,总销量超过五千万,同名书籍在京东单日销量达13000册,加印超过7次,已成为最畅销的知识付费原生IP。截至2016年底,付费内容已经占喜马拉雅总营收的50%。
【音频周边产品售卖】
随车听,音箱,小雅音箱等周边产品变现
【付费会员】
2017年6月6日,推出付费会员,199元会员年费,享受腾讯视频联合会员,会员去广告,359本VIP专栏畅听,2821本VIP有声书畅听,359本VIP讲书,截至 当日 20 点,召集会员 2216495 名,截止到6月8日24点,成功召集了342万会员,期间会员共产生知识消费6114万元。
【造节狂欢(赚钱)】
2016年12月3日知识狂欢节,24 小时销售 5088 万元;
2017年12月3日知识狂欢节,12.1活动正式上线1小时实现销量1260万元,上线11小时销量5000万,比肩2016年全天销售量5088万,截止12.3日24点销量达1.96亿,是2016年销量的近4倍。
第五部分:用户自传播
【增强转发功能】
邀请好友来听自己购买的专辑
【鼓励转发】
没有购买的付费专辑,分享后也可免费听一条声音;
购买专辑后可获得优惠券红包,鼓励分享给好友;
鼓励【购买专辑赠送给朋友】送东送西不如送知识哟;
【优质内容传播】
四、优化与改进
喜马拉雅在用户获取、留存、用户转化上取得的成绩非常出色,我作为这款app的忠粉用着很开心啊。但是,非要说的话,用户激活与自传播这两块,喜马拉雅的动作似乎少了点,可以多一些玩法。
优化建议:
1.用户活跃-延迟在线时长
比如每周一定的收听时长可以转化成积分奖励,用户越深度使用,可能创造的价值越大
2.用户留存-熟人社交群
喜马拉雅一直做得是陌生人(主播与听众)的社交,如果能以亲友关系为始构建熟人社交圈,进行熟人共听,达到熟人共同进步、共享美文的圈子价值,很让人期待。
3.用户传播-更多玩法
只有常规的邀请好友获得返现的玩法,如果能加入更多裂变的玩法在用户间传播,听书这件事也许能成为一种朋友圈风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