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那么生命力,是脆弱还是坚强的?我挺疑惑的。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我们可以知道,适者生存。
而人类能在这地球上,称之为“王者”,皆因智慧。阿方斯·德·康多尔(植物学家)证实,芥菜籽和桦树籽在新鲜的水里,能保持20年的生命力。我们在漫长岁月中,生命在不断地进化,不过适应这社会。按理来说,我们的生命力,应该更为强大才是。而在我们现实中,却遇很多生命力很脆弱的。
报道中,时有报道,小孩因小事跳楼事件。每是心痛。在教育中,我常常思索着。如果才能教育出强大的生命力的娃。
以前看过报道,以前,我们生活刚有好转时,就有人提倡过,我们要怎么样消毒,怎么去隔离、远离病菌。后来,却事与愿反,反而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脆弱。
近期看了美国影片《风雨哈佛路》描述了丽兹(索拉·伯奇 Thora Birch饰)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从小就开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贫穷的丽兹需要出去乞讨,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 随着慢慢成长,丽兹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一张试卷,漂亮的完成答卷,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从现在起,丽兹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计申请哈佛的全额奖学金,面试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然而,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从不退缩的奋斗是永恒主题。
磨难中的人,为什么生命力如此坚强?而现实中,很多人在幸福包裹着成长的人,为什么却这么脆弱呢?这是不是我们值得反思的地方。是我们教育出问题呢?还是我们本来就应该在痛苦中煎熬才能成长?
我们的生命从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路遥《平凡的世界》。
很多人都质疑日本人的教育“冻人”方法。但事实证明,越呵护的生命,其实生命越脆弱;而越磨难,生命越坚强。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去打骂小孩子,也并不是要像日本人一样,让他们在冬天里挨冻。只不过,怎样去让他们去体会现实中的磨难,怎样去让他们有心理准备,让生命能承受更多的东西。
太好的土壤,是培育不了苍天大树的;大安逸的环境,是培养不了将帅之才的。我一直教导孩子,苦书,是苦的。想成功的人,是累的。书,只有苦读,没有说轻松读的。
所以,我们的生命力脆弱与坚强,全在我们的教育中。
试想下,家里的盆景,菜园中的青菜,生命力怎样?有些往往浇多点水,就会枯萎!对的,浇多点水,有时候,就是因为浇多了点水,那个“水”在我们这里却叫“爱”。爱,并不是一味地呵护,并不是一味地溺爱。
岩石中的青松,就凭一点清露,茁壮成长为一棵苍天大树。生命力本就强大,只要有点助力,就能让茁壮成长。
生命力,本为其坚强。我们只需要教育成为一个“自强,自立”有独特人格的人。而不是拼命地拔苗助长,让其因一点点挫折而坠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