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次约练咨询师
今天早晨六点,吕老师带着一个议题,郭老师想当观察着,我责无旁贷当了咨询师。
吕老师的问题是现在学校都是网上授课,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否有帮助?第二个议题是孩子一直上网学习,对眼睛是否有害。
我把这次咨询当成了聊天儿,所以是从聊天儿开始入手。吕老师说最近一年自己有很大变化,孩子亲子关系也有变化,我对这方面的变化非常的好奇。所以李老师就谈了谈这一年的变化,通过学习焦点,无论是身体上还是亲子关系上,与老师的沟通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过程当中,因为我恰好就是初中老师,对学生的事情比较了解,所以我更多的时候用上位者的姿态去指导吕老师,但是恰恰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员郭老师给予了我高度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赋能。说我用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焦点问句。
那么我也谈了我的观点,有些孩子意识层面想学,但是就学不进去,或者说听课就走神儿或者是情绪不好,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单独靠家长说教管用吗?回答是肯定作用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用催眠做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而且我跟随了八个老师学习催眠,那么在这方面我愿意跟两位老师探讨。
人们接受信息有意识和潜意识多种渠道,好的学习方式是意识和潜意识一起接受信息,那么上课走神的同学通常是意识层面在接受,但潜意识没有接受。而意识只占12%,潜意识占88%,潜意识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单单是意识层面想学习,可是他的潜意识接受不进去,所以他依然上课走神,作业拖拉磨蹭学习不认真。这也就是很多孩子报了很多补课班成绩上不去的原因。这种情况除了我们作为家长多给孩子已肯定赞美和认同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催眠调动潜意识。所以我教了两位老师一点有关催眠的小技巧,并给了他们音频,让他们自己锻炼。
还有一个观点得到两位老师的认,是关于孩子学习上的创伤。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曾经被妈妈骂,被老师批评,所以他当时记住的就是那种紧张害怕,羞耻那种不好的感受。当她再次学习数学的时候,他依然想到的是那种不好的感受。有了这种不好的感受,就让他不爱学习数学,很少能体验到做数学题带给他的快乐。于是慢慢的他的数学就不好。那怎么解决呢?除了老师和家长不断的在孩子做对题时给孩子鼓励赞美和认同之外,更主要的是用催眠的方式把他当时的不好的感觉去掉,然后给他植入好的感觉,好的感觉就是他在别的科或者说别的事情上的成功经验,也就是我们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上所说的聚焦成功经验。接下来跟孩子制定一小步的行动,再加上家长的陪伴,那么孩子就会把那种不好的感觉去掉了,慢慢体验到了好感觉,那么这科的成绩就上去了。
从六点到9点,3个小时的时间,我一直被两位老师赋能,也深深知道我做的这件事情的重要意义所在。吕老师放下了焦虑,愿意尝试着跟孩子做一些改变。再次感谢两位老师。
感悟:当来访者想不到的时候可以适当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