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你,会选择跳槽吗?

曾经和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总监聊起关于职业规划的话题,她给我画了一张图:

应届毕生生进入职场最理想的对象是行业的top层企业。简单来说就是世界五百强,进不了就选择中国五百强企业,在凭自己的履历能进的企业中,优先一二线大城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社会影响力越强越好,企业生存年限越久越好。

在30岁左右,将遇到第一个职业瓶颈,这个时候机会合适的话,可以去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发展初中的小公司,负责某一个完整板块的工作。

35岁至40岁左右,发现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再选择大型的公司,这个时候的履历也足够担任某个板块的中高层管理了。这个时候的你,已经具备了经营者思维、或者职业经理人的格局。在工作中和优秀的管理者们相互学习,不断成长。

40岁至45岁左右,出现标准版的中年危机,但这个时候也是我们资源最丰富的时候,有两个选择:创业及大公司担任高管;任何一个选择都可以直至我们退休。

30岁的我们,差不多遇到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瓶颈,为了突破瓶颈,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我把这些选择归类为:“跳槽”与“不跳槽”。

首先是跳槽:

如果你的第一份(或前几份)职业在大型企业工作学习了近10年,已经完整的感受到了大型企业在制度、管理、产品、运营等诸多方面的成熟体系,那么不妨跳槽到一家发展初中期的小企业,独立完整的负责某一板块的工作。

如果你的第一份(或前几份)职业一直都在小型企业,那么需要想方设法跳槽到大企业中,完整的感知大型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我们的选择往往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我们在30岁遇到职业瓶颈的时候,没办法跳槽,那么需要注意以下2点:

1、尽量跳出舒适地带,保持持续学习:多参加行业论坛、主题沙龙,有条件的话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始终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

2、细分领域的垂直深耕。分享我在参加一起学习沙龙时,分享嘉宾给我们的建议:基于得到头部IP的知识体系塑造。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在类似“得到”APP上,紧跟某类细分领域的专家,系统的学习该领域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运用在我们的工作中。

最后分享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当我们的人生陷入迷茫的时候,只需要记住两件事,一是学习、一是健身,投资自己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