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可能是我迄今为止最反鸡汤的广告视频(别急,后面会附上视频),大概是说可能你折腾一年时间换来的成就,别人可能只需要花点小钱就能轻易得到。鸡汤被人打翻在地,有点小过瘾。分享这条视频给你之前,先说说这种共鸣的来源吧。
也许我本质上就是一个反鸡汤的体质,已经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各种鸡汤类广告视频的厌恶,无论是做手机、做电脑,还是做电饭煲,品牌都想竭尽所能地强调:我们是用“匠人”精神来做产品,这些产品经过了时间的打磨,从而更像是奢侈品,拥有最好的做工和永不退色的情怀。
然后我们很容易被灌输了这样的理念:没有匠人精神,就做不出好产品。真想把那些具有“匠人精神”的产品统计出来,写一篇测评分析他们的产品,然后起一个特别营销的标题《这个夏天,全中国的匠人都这这里了》。
匠人精神值得尊重,但是请不要让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因为很有可能,经过时间检验的不一定是千锤百炼的品质,还有可能是没有意义的的劳动。
我过去工作中特别遗憾的一件事情,是和一个特别特别吃苦耐劳的实习生失去了联系。曾经我们的共识是,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编辑,就必须亲自去做大量的采访和写作。所以她经常会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去采访一个专题,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写一篇稿子。写稿子的时候,她会突然消失。(我喜欢把这个过程称为“憋稿子”。)
最开始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她肯定在下苦功,也愿意给她时间。总之,多努力一点,相信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我们之前没有看到太多的好稿子,一定是因为我们给作者的时间不够多。
但是后来,我发现不对,怎么你每次写的稿子我完全不能用啊。花那么长时间,中间我也尝试去启发她,为什么你写出来的东西还是那么糟糕。她就很认真地说,我还是很努力的想把这个稿子写出来。
我就说算了,有的事情你不去努力,就不会知道努力了也是白折腾。
勤奋和努力,都只是一种结果——它体现在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质量和效率上,遗憾的是很多人把它看作一种过程。假如你总是要求自己每天九点起床、十一点睡觉,用一种可以量化的时间来督促自己工作、学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富士康的工人要比你擅长得多?
在下面的视频里,你会看到其中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女生相信鸡蛋清可以做祛黑头面膜,但觉得买来的鸡蛋有潜在污染,于是她开始讲究鸡蛋的品质,亲自养鸡,给鸡放高雅音乐、研究更优质的饲料等,最后终于得出最无污染的鸡蛋。
问题就在于,为了达到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品质,她真的需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养鸡专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