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考
《老子》中蕴含着那几点深刻的道理?
为什么林志炫在《我是歌手》中备受青睐?
日本剑道大师宫本武藏的思想与《老子》有着怎样的关系?
原文解读
在上一期微思考中,我们阐述了阅读《老子》的三个正确态度,即:避免过分崇拜、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基于学以致用的广纳博收。同时,也对《老子》的核心智慧“道可道,非常道”、“无为无不为”、“大道废,有仁义”和“柔能克刚”进行了批判性地思考。那么,今天我们将以同样的态度但换个角度来跟大家探讨一下《老子》中蕴含的三个深刻道理。
抽离心
《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对于世俗之人,无欲是不现实的,甚至是违反人性的。然而,保持适当的抽离心却有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甚至是在竞争中发挥得更加出色。当然,这里面有个矛盾之处在于,如果我们是有意识地或者说是故意抽离以便竞争占优的话,那往往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功利,于是也就难以达到真正抽离的效果。
真正的抽离心往往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之一:超凡的实力、高度的专注力、事不关己、长期锤炼养成的习惯或者心不在此造成的无感。为什么经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者“事不关己”的态度所带来的抽离感让他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什么《圣经·新约》的“马太效应”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会经常应验?就是因为当人已经拥有了很多时,对于新的东西就没有那么大的功利心,也就可以做到某种程度的抽离,于是便更容易做出符合客观的决策,从而获得更多;而当人一无所有时,一点点的好处都可能会干扰人原本理性的判断、让人心浮气躁、做事漏洞百出,使得原本已经到手的好处也灰飞烟灭。
日本著名武士、剑道大师宫本武藏在《五轮书》中所提到的比武中每个电光火石间都要保持的“平常心”和“专注力”便与“抽离心”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说是“抽离心”达到一定境界的产物,一种高度抽离的“无我”状态。竞技体育经常说的“心态往往是决定高手间胜负的关键因素”也意在强调经过反复锤炼和习惯之后,把自己浮动的情绪从比赛中抽离出来的重要性。
本季《歌手》的逆战选手林志炫之所以能成为歌唱界的“大魔王”,也是他超凡实力和高度专注力所带来的抽离心所致。看看下面这些采访片段,相信你就能明白什么是我们所说的抽离心了。
《老子》所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讲的都是抽离心带给我们的力量。而在此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可以致远”的期待也正是对基于抽离心而形成的深刻洞察力和脱俗之品德的期待。
化繁为简
可能我们都听说过佛家修炼的三个层次:首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为修炼伊始,只能见到事物的表象;其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为达到一定境界后,可由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不为肉眼所迷惑;最后,“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此是已得超然智慧,“山山水水”已于我无碍。
《老子》的境界在表达上虽然与此不同,但背后的思想却很类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及由此引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所阐述的都是一种经历了无数学习、模仿、反思、历练和沉淀后而形成的表面看似粗糙实则内心深邃的状态。就拿歌唱这件事来说,新的歌手往往会特别自豪于自己的某种或某几种技巧,比如高音、中音、低音、真假音转换等,然后特别热衷于炫技;不过,等到歌手成熟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现,真正厉害的歌手根本不会盯着某一个或几个技巧,而是早已把所有这些所谓的技巧融会贯通;然而,当这样的歌手继续坚持历练和沉淀时,终有一天会进一步发现,所有技巧都不过是驾轻就熟的手段,重要是如何将它们转化为情感的表达。
其他技艺的道理也都类似。比如写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们文笔不见得多么华丽,作品给人的感觉都有点“大巧若拙”的味道。而堪称宇宙物理学最重要公式之一的E=mc2,表面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能解释什么宇宙大道。正所谓“大道至简”,深刻的洞察力都是一个由简入繁,再化繁为简的过程,这是《老子》中蕴含的又一点深刻智慧。
崇本息末
《老子》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何谓“道纪”呢?所谓“纪”,一般指线头,“道纪”就是指道的线头,即《老子》本章所谓的“古始”。“道纪”强调的是从根源入手,培其本自然可以育其末,事半而功倍。
就拿商业中的营销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为例,四个要素中哪些为本、哪些为末呢?无疑,产品为本,其他都是辅助而已。但在实际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却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公司在定价、渠道和促销上都很下功夫,而且做得不错,但产品的研发却很弱。这样的公司短期看起来可能仍然是风风火火的,但是势头却很难持续,而且即使是风风火火的时候做事往往也事倍功半。相反,只要产品品质和研发是领先的,即使其他几点暂时处于弱势,也会逐步地把局势扭转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道理是不是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看得清楚。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家公司,公司中上层中的很多人认为公司初期的快速发展是强势的渠道和促销带来的,于是持续地在渠道和促销上下功夫,却忽略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结果到后来,即使渠道和促销依然强势,也再难挽回产品颓势所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大幅下滑。直到这时候,大家才认识到,初期的快速发展其实是建立在强势产品基础之上的,这个“本”没有的话,其它再强都无济于事。事实上,今天这样的公司不在少数,并且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问题之本在哪里,只是公司也如人一样充满了惯性,很难在短期之内扭转。就拿中国的计算机巨头联想来说,它目前就存在着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不过我们真心希望这家起源于中国的计算机巨头能够充分地关注到这一点,不至于在大厦将倾时回天乏力。
回头再看《我是歌手》,决定成败的因素也有本有末。那么何为《我是歌手》的取胜之本呢?关于这一点,微思考曾在另一篇文章《两个因素决定了<我是歌手>的冠军归属》中帮大家分析过,那就是声音的特质和选歌。如果歌手在这两点上都能被观众所接纳,那么自然事半功倍,成绩是不会很差的。做其他事情也都类似,如果我们把握住了事情之“本”,那么久而久之,结果即使不甚理想也糟不到哪里去,并且费力不多;但如果我们本末倒置,那么必将筋疲力竭,无论表面和短期看起来多么的光鲜亮丽,最终还是会一败涂地。中国有些古语虽然今天看起来稍显过时,但无不体现着“崇本”的思想,比如“男怕找错行,女怕嫁错郎”、“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等。甚至中国今天的国家战略也有是看清了大国崛起之本而采取的措施,像什么之前的“稳定才是硬道理”和今天的“一带一路”,仔细研究你一定会发现隐藏在背后深刻而复杂的“崇本”智慧。
抽离心、化繁为简和崇本息末是《老子》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三个理念。即使不读《老子》,只要你充分地理解和消化了上面的三点,也足以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有所助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思考网站http://vthink.org,或关注公众号(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每周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启新的思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