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全力去生活,现实却如此无奈

历经风霜的工人村

01

天刚蒙蒙亮,工人村大院热闹起来。一栋栋整齐而陈旧的房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建筑。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默默矗立,见证了工厂从繁荣到萧条的历程。

大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多起来。从老房子的单元门里,老秦婶拿个推车出来。她赶早去市场买点新鲜的蔬菜。

卖土豆的摊位前,她停住,问:“多少钱一斤?”“2.5元两斤,您老来点?”“真不贱呢”,老秦婶边说边走。到另一个摊位前停住,指着剩下的一小撮,问:“你这土豆怎么卖?”“一元两斤,都没毛病,就是个小点。您老都拿着?”卖菜的回答。“好,有多重?”“十来斤,五元钱都给你!”“行!”老秦婶付了五元钱,把一兜子土豆放推车里。

卖白菜的摊位前,摆着一溜齐干净的大白菜。卖菜的老农拔掉外面的叶子,撇一边扔掉。老秦婶蹲下来,迅速划拉一堆,怯怯地问,“地上撇掉的菜叶,我能拿点不?我只要这些。”

“这是在车里压坏的,别人都不要,你愿拿多少就拿多少。我拿个兜子给你,你自己装吧。”老秦婶装了满满的一大兜,拎起来忙不迭地说谢谢。

老秦婶走到卖肉的摊位前,“给我来5块钱的肉馅,整点饺子馅儿。再来5块钱的瘦肉。”卖肉的不乐意了,“有你这么买肉的?5块钱5块钱买呀,现在5块钱能干啥?”

“那是那是,我不爱吃肉,小孙女长身体的时候,她得吃点肉,几两就够!”“行行,看你这岁数,我卖还不行!”卖肉的一脸不耐烦。

老秦婶把肉放好,又买了豆奶和韭菜盒子。她佝偻着身子,颤巍巍地推着车回到院里。

“大娘,上早市啦!买了这么多的菜,您老真勤快,姑娘怎么不去啊!”

“姑娘在家,准备送孩子上学。到点了,小学上学早啊!”

老秦婶费力地把菜拎上楼,推开门进屋。女儿阿雪正在给孩子盛粥,“趁热把这韭菜盒子吃了,豆奶喝了,一会好上学。”

阿雪推出自行车,楚楚坐到车后座上。楚楚冲阳台上的姥姥挥挥手,老秦婶目送母女俩离开。


时光

02

老秦婶就着咸菜喝了点粥。她吃完收拾停当,捧着清水擦了把脸,斜靠在椅背上休息。

油漆脱落斑驳陈旧的书桌,桌面摆着几个搪瓷茶杯。这是三十多年前,老秦得先进工作者的奖品。

镜框里镶着老伴当先进时的照片,桂花婶拿软布仔细地擦拭好几遍,喃喃自语“老头子,孩子们都大了。我可以去见你了,只是阿雪母女俩,让我真不放心。”

老秦老两口生了三儿一女。老秦离世因为工厂事故。老秦婶硬是拉扯大了几个孩子。老大顶替父亲上了岗,老二自己开餐馆生活也小康,老三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

老秦走时姑娘阿雪才五岁,书念得少只读到高中。老秦婶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让姑娘早早地自食其力。老秦婶对这个姑娘很亏欠。

阿雪从小懂事话不多,通过介绍与外地的小伙结婚,婚后生了个女孩楚楚。她的家婆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婆对阿雪很不满意。男人花心很快有了新欢,抛弃了阿雪母女俩。

楚楚有先天性心脏病,长大后还得做手术。很多男人对阿雪有意思,但因这个孩子望而却步。

老秦婶看娘俩怪可怜的,接过来跟她一起住。孩她爸刚开始还接济点,再婚后媳妇生了胖小子,再也不管她们娘俩了。

阿雪这几年,自己养孩子不容易。好在有父母的房子,母亲帮着拉扯孩子。


爱心

03

阿雪为了女儿楚楚,没日没夜地干活。每天从工厂下班后,再批点小物件去夜市。挣点小钱存起来,攒的钱也是杯水车薪。

孙女楚楚做手术的钱,老秦婶自己出的,几乎花光了她的积蓄。每个月少得可伶的退休金,得仔细计算着花。

老秦婶正准备做晚饭,抬头看天阴沉沉的,看起来要下雨。她拿了两把伞下楼,去学校接孙女楚楚。

学校离家不太远,走路十分钟就到。“姥姥,你来啦?”小孙女楚楚眼尖,先看到老秦婶。说话间,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老秦婶撑开伞,祖孙俩依偎着慢慢往回走。

从学校的小巷出来,迎面一辆公交车“嘎”地一声呼啸而过,一股气流拂面而来,老秦婶慌慌张张地闪到路边。

老秦婶慌张往后退,路面坑洼不平,这个76岁的老人家,不小心一个趔趄,身子直直地往后倒。后脑勺重重地磕到马路牙子上,老秦婶昏迷过去了。

躺在地上的秦婶,后脑勺渗出大摊的血,和着雨水流得到处都是。“姥姥,姥姥......”楚楚的哭声传来,马路边围观的人群乱做一团。

路人开始打电话,120急救车来了,老秦婶被抬上了车。救护车还没到医院,老秦婶就断了气。


04

老秦婶走得匆忙什么也没交代。老秦婶名下的房子,是他和老伴儿留下的。以前,她跟闺女阿雪说,“将来我走了之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好在,我和你爸爸有这套房子,让你们娘俩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老秦婶和三个儿子说过,和亲朋邻居也说过, 老姑娘阿雪命苦,自己哪天走了,这六十平的老房子,还可让她们娘俩安身。

老大和大儿媳妇是在事业单位,都是有知识文化的人,没有二话自然是同意。老三在外地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城市,也是默许的。

老二的媳妇不愿意。老二两口子开了个餐馆,日子也算过得去。老二惧内,媳妇说你爸妈的房子,虽说才六十平米,那可是学区房。按理说,老房子,你们兄妹四人都有份。老大和老三不需要,那咱们和你妹得平分,是吧?我们现在也不富裕,你妈有点钱都给楚楚治病了,留下的房子咱也有份!老二也是个怕媳妇的,媳妇咋说就咋办。

老二俩口子找上门来。阿雪听完他们的话,眼泪吧嗒吧嗒地流:“哥嫂,这房子就两间房,咋分啊?要卖了平分,我和楚楚上哪儿去住?你们帮帮我吧!你们的房子接近二百平,也够住啊!”

二嫂话说得没商量余地,“小妹,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啊。这一码归一码,老大和老三能力强,他们生活富足不需要。你二哥和我开个餐馆,挣钱也不容易。要不,房子给我,我给你拿一半钱,你自己去买个合适的,多好啊!”


05

“嫂子,这地段哪有便宜房子啊?楚楚上学近,我们必须住这。我和妈一起住好几年,都习惯了。我没有钱,也不会搬走!”阿雪几乎带着哭腔,越说越激动。

“好,行!我跟你讲理也不行。咱就找个讲理的,我告诉你阿雪,这事按法律程序走,该怎么判就怎么判,行不行?”二嫂扔下话就走了。

"别介,哥嫂!我求求你们不行吗?”阿雪心里懵了,自己没了主意,一个劲地淌眼泪。

听说二嫂已经找了律师,阿雪打听到区里的法律援助中心,阿雪和律师说了自己的情况,希望尽可能得到帮助。

老秦婶从未写过遗嘱,这套房子四个子女都有继承权。除非其他人放弃继承权,阿雪不能独自继承父母的房产。

阿雪回到家里,想着自己没钱、没房子,孩子还小,路还很长,出路在哪里?

“妈,我和楚楚以后该咋办?”阿雪望着镜框里母亲的照片,眼泪止不住地流....


文/红竹

图片/网络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