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忘我,也有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学习者的态度。而我至今在学习和读书中与这些状态擦肩而过,更多的时候,我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翻书,囫囵吞枣的咽些东西,根本无法品咂书中的精华。
近些日子,闲暇时间多了,会找些书来阅读。一是聊以打发闲散的时间,消磨无可名状的心情;二来重拾荒废多年的爱好,在与文字的交流中,和生活握手言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劝人读书,往往设有诱惑或饵料,也许是"学而优则仕″吧,所以有了"头悬梁,锥刺骨″和"凿壁借光″的典故。
现在的人们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优越了,加上传媒业的蓬勃发展,视野更加开阔,学习途径愈发多元化,那种苦读书读苦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能够沉下心来,专心致志读书的却不多了。每天人们拿着手机,在虚拟的网络里寻找内心的寂寞,寻找乏味的鸡汤美文充溢苦燥的灵魂,而书本则束之高阁,尘灰层层。
也曾有过抱书苦读的岁月,那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当时以每天看一本小说的速度坚持了近两年,每个周末还会步行八公里多往返学校和市图书馆,只为觅得一本心仪的书籍。
九十年代初期,学校生活单调乏味,书成了慰籍人们精神的食粮。还有风行的《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也成了学生接触认识外部世界的桥梁。而我也正是这万千大军中的一员,现今不得不感叹物是人非了。
读书有滥余充数,也有不求甚解的,人们追求的往往是内心的平静。而这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又是何等的美妙,如端起咖啡杯,拿着小调羹轻轻搅拌,迷着双眼,轻轻把鼻孔向上一提,别提多舒服了。
阳光明媚,绿意映窗的时候,执一本喜爱的书,徜徉在园子里,与智者对语,与哲者交流,其喜洋洋得意。
而读书终将被现实的生活淹没,为生活忙碌奔波,为生计费尽心思,还有居家过日子的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等等,油烟熏黑了梦想,读书终将在记忆中泛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终究只是痴说梦。
读书时要做到物我两相忘,真正走进书本设定的故事情节中,才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现在的人们浮躁而空虚,大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客套上,很少有人真正静下心来读一读圣贤书。
我也是在社会的随波逐流中苟言残喘的活了下来,而读书则成为延续生命的一根稻草,它将支撑我把余生过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