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不在状态,无意中看到《无问西东》可以播放了,这部电影在上映不久就听大家说反响不错,直到自己亲自看了,才更确认这一事实,同时也反映出现在的观众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有些不一样,至少,大家都在进步吧?
看了这部电影,有几点感触,但我不想把它写成一部电影的观后感,毕竟我的目的是想要针对鲜明的问题,谈一谈我的感受。
这部电影打动我的地方很多,其中描述了三代精英的社会责任感,而放在开头的,恰恰是最现代的这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很多人觉得没张力,其实在和平年代,这种为了无关自己的非亲非故的人,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已经很好了,再有张力,就显得刻意煽情了些。
其中王力宏的部分很触动人心,陈楚生对于泰戈尔的叙述式的描写,也让我无限感慨,特别是后来的王力宏的牺牲,让我看到在小家和大家之间的权衡,个人利益和国家前途之间的取舍,这才是大爱。
然而,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许老师和他夫人的故事。
本想在朋友圈发一条:《无问西东》教会了很多女人学会做女人。
回头一想,还是算了,毕竟这样的语句显得狭隘,有一种对于女性的或多或少的歧视,都是不应该的。
许老师那个年代,刚解放,全民生产,女性也是很强大的劳动力,他热衷于读书,遇到了已经工作的现任夫人,两人情投意合,夫人用工作赚取的收入供他读书,后来,他成了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但因为和他夫人的经历完全不同,加上他夫人每天面对的,除了机器就是工友,基本上思想没什么进步。也许,当初他俩认识时,许老师是喜欢她那样的女性,单纯,善良,当然还有专一。
然而,时间让许老师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变成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个人在思想上,在追求上,从此和过去划下了一条线,此时的她,已经无法理解他的世界,用现在的话说,他不再爱她,甚至,他不会用她的杯子、碗......甚至不和她同床。
而她,也因为不能理解许老师的境界而痛苦,只能用道德绑架他,试图让他因为当初自己的付出而回心转意,而这些都得不到回应以后,她把目光投向了许老师身边的其他异性,而唯一离许老师近的,只有他的中学学生,王羽佳。于是,她使出了女人泼辣的一面,无中生有的怀疑他俩的关系,导致最后王羽佳被群众打得剩下最后一口气,在陈豪把她拖去安葬的时候,捡回一条命。而许老师的夫人,因为看到了群众心理的变态,反观到自己的可怕和扭曲的人性,于是跳井自杀......
故事就是这样,然而给我留下的痕迹,却久久不能抚平。
许老师他俩的问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大多数婚姻家庭的常态?很多人在打拼的时候,其实背后的女人真的付出了很多,包括青春。同时,也可能是男人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础,然而,时代在变,男人能够成功,必定与自身的进步密不可分,试想如果一个没有改变的男人,又怎么可能拿到后来的结果?应该一个人不变得到的结果也不变才对啊?为什么能拼命让男人去改变,而改变后的男人却又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呢?
事实上,问题出在两个人没有共同进步。如果两个人,不管当初在一起多么两情相悦,多么情投意合,如果男人进步的同时,女人只是原地踏步,那么,男人必然觉得女人越来越不懂他的世界,这时候,男人往往开始徘徊在道德与追求自性本真之间,时间越长,他越矛盾,越矛盾,越煎熬,这种煎熬,是双方的,同床异梦,说的不过如此吧!
人都是不完美的,要想一个男人事业成功,又永远停留在以前的外表审美和思维审美,那简直就像你希望一棵树既要长大,又不能长大一样矛盾。男人事业成功,那思维必然改变,思维改变,审美自然改变。这时候,女人与其要求他不变,不如去要求自己改变,改变来匹配他的高度,不然这样的淘汰就是必然。
我欣赏古代的女人,她们往往因为当时的社会原因,而很多人被迫变得通情达理,因为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不能有太多的妄想,于是,知趣的女人总是与其得不到,不如洒脱些,所以我们会看到她们那种明大理,识大体。而恰恰因为不争,而从侧面让自己变得越可贵,即使争,也争得艺术些,而不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因为她们知道,无理取闹的结果,是让男人讨厌。
许老师的夫人就是因为这样,导致他们无法沟通,当然,今天不是过去,或许,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吧!其实,我们所希望的天长地久,其实只是让彼此有共同的追求,便已足够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