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有些项目外包给合作商,合作商中标后在当地招一批人组建团队。不久前,一个驻场多年的合作商竞标失败,不得不遣散团队。于是,十几个人突然失业。
这家合作商承接的是底层的数据处理、客服等工作。员工工资低,很容易找到下家,大部分人转签了其他合作商。
敏倩驻点六年,勤奋和能干让她的工资比同事多了一倍。但其他合作商不愿支付这个价位,陷入焦虑的她向我求助。
我把她推荐给一家做电商运营的合作商。
“之前做过电商运营吗?”
“没有,不过她能力很强,很快能学会的。”
“多大年龄?有结婚生子么?”
“33岁,已婚未育。”
“……..年纪有点大,我们没时间等着她学会!”
敏倩失声痛哭,谁想到,没日没夜加班得到这样的结局。
在职场,比努力勤奋更重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持续的竞争力?
01不做螺丝钉,要做“项目经理”
大部分人早期都从打杂开始,打印资料、做报表、收发文件。
你要做的不仅是高效执行——那只会让你成为一颗优秀的“螺丝钉”,而是学会把自己当成“项目经理”。
利用任何一件事来训练“项目经理思维“:
001规划。可以怎么做?有哪些途径?
002目标分解。每条路径具体怎么做?什么时间实现?效果如何评估?
003资源。向内、向外有什么资源推动这件事?
比如,作为市场部的业务人员,你收到上级部门的文件,要推进一个营销方案。
很多人会将文件转发给具体承接工作的营销人员,督促大家按要求实施。
这种方式与收发室的老大爷几乎无异,不会让你的能力得到丝毫提升。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研读方案,思考要在本地落地,增量、存量市场分别怎样做。
然后,提取目标用户,分析方案适合哪些用户,确定每类用户的推广渠道和营销口径,考虑风险点。参考过往成功率将目标分解到各个渠道。
最后,要让领导知道这件事——领导的注意力是重要的资源。他越重视,就越好推进。
怎么做呢?当面汇报、草拟文件、写进周总结,或将工作发出去时抄送一份给他。
推进过程中,与执行的人密切沟通,通报进度,树立标杆,推广优秀经验。一线营销人员就是我的用户,收割用户的注意力,也是一种资源。
统筹能力,要从工作第一天开始刻意训练。它能增加你的不可替代性,是决定你能否走向管理岗的重要标准。
02主动求变,做能让你持续成长的事
常年待在一个岗位,人会变得自大,听不见别人的意见,甚至觉得领导很蠢。停止成长,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主动求变,重新清零,“空杯“会让你重回谦逊。变,可以是职务的提升——从专业走向管理,或是岗位的变化——换部门或公司。
换部门或公司时,要遵循“头部效应”:选择你所在公司、行业的核心领域,这些高价值区域意味着高收益和高增长。
一般人选择领域时,会基于自己的当前优势考虑,而高手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优势,重点考察能否让自己更有价值。他们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积累的。
老罗原是技术部门主管,那里的工作按部就班,算不上一个“有前途”的去处。他想去市场线学点不一样的东西,却被经理以“性格内向,不适合做营销”为由拒绝。
老罗不死心,争取了一年,终于被接收。他放弃主管职位,从基层客户经理做起。他说,放低姿态,更利于积累。
过去以后,他跟一个老员工搭档。老员工负责谈判,老罗负责做自己擅长的技术方案,合作项目的业绩奖励全给那位老员工。老罗说,这是他应交的学费。
“活雷锋”模式让他很快与老员工成为哥们,二人合作了很多项目。大量实战让老罗快速掌握业务知识,他成了最懂技术的客户经理。
他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主攻行业客户。他能很快发现用户在技术上的痛点,通过提供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将产品打包销售出去。
与其他人只做标准化的产品销售不同,他以个性化方案撬动了很多行业大单。
后来,老罗凭借亮眼的项目业绩,成为公司行业团队的项目总监。
不惧改变,不计眼前利益,做让你持续成长的事。华丽转身后,世界会更开阔。
03走出来,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我们公司每年组织述职,有人常年用同一份PPT,除了日期,全无变化,这无疑是向全世界宣告,你是一个混日子的人。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我审视,看有没有值得写进履历的“成就事件”。这会让你从不同角度看待工作:我不仅在给别人打工,更在给自己打工。
然后,你要做的是,跳出原地,出去秀一秀。
尝试参加公司的岗位竞聘。上不上无所谓,关键是混个脸熟,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领导认识你。试几次,你会更清楚公司对人才的标准。
到外面的世界去展示,投简历、加入专业圈子。通过投简历,你会更了解自己的“市场价”;进入专业圈子,你会发现,在这个牛人满天飞的世界里,自己的路还很长。
我加入了几个社群,接触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执行力和学习力让我非常震撼,这种意识层面的冲击,很难在自己原有的圈子里获得。
走出来,外面的世界会让你保持清醒。遇见优秀的人,你会离优秀更近。
用力奔跑,并不总能到达远方,别让低效的努力毁了自己。
用心规划,选对人生的加分项,才能保持自己职场的生命力。
定位决定高度、变化带来成长、视野促进升级。
职场,从不相信眼泪,唯有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