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建筑师。作品《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东坡心理传记》。
周六的微课上有人提问,其中有一个问题我最在意。
他说,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会担心自己说的话让别人不开心,不知道该不该说;讲课的时候,对学生讲一些思考人生的看法,也担心学生回去会和家长说,有不好的评价。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一直困扰着他。
难道不是应该由学生害怕老师评价吗?老师还会害怕学生评价,而且因此就不敢说话了?我心里 “咯噔”了一下,有点心疼他。
最后他问,“是我注意力放错地方了吗”?
1、 舞台感
作为社会动物,处在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社会里,在意他人评价是需要的。
完全不在意他人的人,一定会招人讨厌,没有良好的关系反过来会影响我们在社会上立足。更何况,有时候他人的评价对于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很有帮助。
最在意他人评价的时期是青少年阶段。这个阶段,自我还没有完全成熟,自我意识却高涨了起来,开始特别关注外界,需要他人的评价和反馈来帮助认清自己。
青少年并非不关注自己,但是关注自己不是完全靠向内探索,更多的方式是向外求证,看看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认为的自己是否一样,所以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那一段时间。别人一句无心的批评就能让我们辗转反侧,别人一个无心的眼光就能让我们琢磨半天,甚至就此认为就认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艾尔金德提出,人在青少年阶段可能会发展出“假想观众”,他们想象自己就像是站在舞台中心表演的演员,有一群“观众”正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他们的一切,就像他们自己那么在意。
这些观众既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也可能就是无意中遇见的、完全没半点关系的路人。
因为他们是观众注意的焦点啊,穿衣打扮,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探照灯的映射下毫发毕现。必须得时刻提高警惕啊!他们坚信别人对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特别感兴趣,就像对明星一样。
这样的信念导致了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比如,特别害怕拒绝。所以,他们如履薄冰,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嘲笑或拒绝的行为。
戴维认为这种“舞台感”是由于青少年初期过高的“自我意识”所造成的。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一般到了15-16岁会日渐消退。
但是,很多人到了成年,“舞台感”依然没有完全消退,他们会放大外界对自己的反应,揣测可能遇到的拒绝和嘲笑,从而产生自卑感。
2、不自信来自于不接纳
开始提问的那位朋友,让人感到深深的不自信。并非是没有自我意识,能感觉到他其实还是很在乎自己,希望找到真实的自己。
但是他的方法还停留在青少年阶段,过分在意外界的反馈,希望能得到正面的评价。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说到一句话,怕学生回去和家长说,家长不认可他。这句话的重点是“家长”。他其实怕的不是学生的评价,而是家长。
也许学生还很年轻,不足以在他的评价体系里占据地位,但是家长是成年人,他害怕成年人的评价,这说明他可能还是以一种孩子的姿态去面对成人的评价。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也曾经害怕过自己家长的评价。
也许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很少得到父母正面的回应。也许他的父母对他有比较高的要求,或者对他的失误或者哪怕正常的行为都很挑剔,不够宽容,让他感觉不到完全的接纳。
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足够的接纳,如果不够,我们一辈子都渴望得到。那个肯接纳我们的人,会让我们感激涕零得恨不得想以身相许。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非常好的女孩会喜欢一个,只会甜言蜜语、貌似非常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渣男,因为她从未得到过足够的接纳。
3、接纳自己
在成长中是否有人能给你足够接纳,我们是没办法选择的,即便是父母,因为也许他们也不曾获得过足够的接纳,又怎么能给你呢?
所以,从现在开始,还是靠自己吧!已经成年了,我们不必再像个孩子,苦苦乞求别人来接受我们。
提问的朋友,字里行间里有种希望和朋友亲近、希望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而且提的问题和主题联系紧密,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讲师也不是抱着单纯来消费的态度的,应该是个在意别人感受、善良的人。
你的问题那么长、那么认真,我知道你一定很想改变自己,这就是成功的第一个条件:你愿意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不是逃避。
只是,你的注意力的确放错了地方。更多地了解自己,学会接纳自己,你会建立起自信的。
期待看到讲台上的你,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