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凌晨四点半的办公室,和我们一起加班的四个人,那天夜里的寿司真好吃…
——以此文纪念一起填坑的战友们
写在前面
所谓运营商的离职潮总是在社交媒体上被渲染,恰好我个人也是离职人群中的一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毕业后在某运营商省公司前端工作,从事经营分析工作,工作期间收获巨大,和领导同事相处融洽,后因个人发展原因离职。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工作的蜜月期、纠结的逃离季和反思的得与失。
一、工作的蜜月期
说来也巧,我工作的这几年,也赶上了公司或部门的重大历史机遇,有幸目睹和经历。
入职的当年,4G拍照试点,次年初全部发放。
第二年,省公司大搞全光推进,年底全光网建成。
第三年智慧营销时代到来,大数据的积淀开始了直接产生价值。
整个公司围绕格局之战,上上下下紧张而忙碌。也许会有人抱怨加班和待遇,但是从经营指标看,公司各项业务蒸蒸日上。
作为其中的一个小兵,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就平凡的多。入职后在省城市公司实习半年,回省公司后短暂的从事数据支撑工作,随后就进入了经营分析的苦海上,一回头就在苦海遨游了两年。
我所在的部门是省公司专门从事经营分析的直属单位,由省公司市场部领导,直接支撑前端的经营活动。
在其他的省或许只有市场部3-4个人从事类似工作,在我们省是30个人一个部门,从事不限于省公司经营分析,市公司营销支撑和大数据运营等一切和数据信息相关的工作。
在运营商工作的同仁都知道,按照当前企业内生存堪忧的紧张环境,一个部门想要生存就要不断的揽事情,不断的证明自己的价值。
对于既没有收入任务,也没有条线管控的我们部门,不断的加班就成为刷存在感的方式。这一点,似乎在部门成立的那一天就已注定。
到我离职为止,作为分析团队,每个月要完成的材料有月度经营分析材料、企业运营风险诊断材料、双周大小简报、双周波次会材料等各种周期性分析材料(有段时间还有周例会材料)。其他临时给市场部等其他前端部门支撑的材料不计其数。
而真正能体现我们部门价值,同时也是我们领导最关心的工作是风险分析专题。对于某一个经营点开展深度问题,探寻风险,给出针对性管理建议,并汇报管理层。
这项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用领导的话说是“真正洞察了企业运营最深层次的秘密“。一方面,有大量的数据和资源供自己分析研究,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点可以随时有渠道汇报管理层。
刚来团队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仅仅对数据库里的宽表有一些了解的小白,离开团队的时候,却俨然成长为一个对收入、套餐、移动、宽带、视频等各专业都非常精通的老手。
刚来团队的时候,所有的名词和分公司我的脑海里都是陌生的,离开的时候,我已经非常了解收入的形成、每项指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每个分公司的收入质量和发展潜力等等。
与这些成长对应的,是在工作里输出的一件件成果。累计完成分析专题近二十个,其中十个得以通过不同的材料汇报管理层,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更有幸在从事分析工作的头一年里,参与建立了新的分析体系,发现经营工作中的一个系统性风险,更可以支撑更先进高效的营销活动管控。
和成绩相匹配的自然是各种加班。
每个月有三个星期加班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周,数据出来,开始分析做材料。第二周,经营分析会、诊断会召开,必须要在会前完成材料定稿。第三周终于可以轻松一点儿。第四周,用日数据预测月度经营情况。
一加起班来,晚上10点以后下班便是家常便饭,周日也要来公司干活。极端的时候,周六也要征用。有一次团队总监答应了周末带儿子看电影,居然连着三个礼拜都没找到时间。
或许加班越多的地方,人际关系越简单。团队内的同事之间非常和谐,各种互帮互助。部门内的其他团队的领导和同事,只要开口,也都在能力范围之内各种给予帮助。
很幸运,在工作的头几年能遇到这么提升自我的工作机会,在忙碌的工作节奏里,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面对海量的数据和资源,感受到的是不断的成长。
二、纠结的逃离季
一忙起来,就忘了其他。
偶尔抬头,才发现自己好像和同龄人比,已经严重掉队了。
工作的第二年,发生了几件事情。影响最大的事情应该是当地的房价翻番了。
平心而论,不管社交网络上运营商的员工如何抱怨,运营商永远不会回头千禧年以前的黄金时光。而当下运营商的待遇,其他也在范围之内。省公司的待遇,自然在省城是很难得工作。
然而,房价涨了。
并不是说房价涨了,省公司的待遇就买不起房子。而是房价涨了之后引起的连锁反应,私企的工资涨了。
入职那年,省城当地的私企税前8k+已经算是最高的工资了,房价涨后,税后10k+的工作居然到处都是。以前被我拒掉的某私企,居然税前已经15k了。
加上现在的工作强度本身很高,运营商的工资已经彻底没有了竞争力。据说某友商省公司省层面今年招录的新员工,居然破天荒的以本科生为主,即便有研究生也没什么好学校了。
其实也可以自我安慰一下,也许待遇没有优势,还是可以看发展潜力嘛。
可紧接着的几件事情又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先说体制外吧,在私企遨游的朋友开启了跳槽模式,某朋友跳进BAT,收入翻番,另一朋友在券商行业跳槽,收入翻盘。在某BAT企业工作的师弟,未换工作因为工作努力成绩优异,待遇也翻番。
再看看体制内呢,一同学已提拔为领导岗位,另一朋友实现了级别跨越。不管在哪儿大家都干得红红火火。
回看自己,除了加班之后身体垮了,其他没有任何变化。
我相信每个离职的人都看到外面的变化,对比自己的当下,才发现这个行业真是已经江河日下。这应该是运营商人第一个悲哀。
自己在这个行业内那么拼命的努力,却没有行业外的人进步大。甚至于被还没有自己努力的人超过。
而当自己以为自己提升很大,尝试找外面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行业内著名的企业我都投了简历,最后却无人问津,有些hr甚至很直白的说,你这个国企背景和我们的工作不太适合。一个早一年跳槽的前辈告诉我,如果想找到好工作,最好不要写真实的工作经验。
在自己的行业内工作做的如此出色,等到想跳槽的时候却发现无路可走,这应该是运营商人第二个悲哀了。
三、得失的反思季
工作出成绩的时候兴高采烈,看到外面的世界又黯然伤神。等到真正走的时候,心情却非常的平静。
刚走不久,部门内一个团队总监离职去了上海,省公司副总离职去了阿里海外,其他离职的员工也有那么几个。
也许大家误判了形势,运营商很快就要触底反弹。也许走了之后过几年还不如留下来。也许还有很多个也许,大家还是这么走,带着留下员工送的祝福和鼓励。
总结过往,发现几个规律,是自己选择工作以前未能意识到的,在这里送给大家:
1、稳定的工作是个伪命题,关键看待遇的倍数差
以前体制外待遇可能只比体制内略高一点,但存在失业的可能,于是大家开始向往国企。如果私企的待遇是国企的3倍,那么稳定就毫无意义,因为别人干10年失业赚的钱已经超过在体制内了。
2、房价是试金石,房价涨体制内一定倒霉
房价上涨会拉动私企的待遇提升,因为他们需要招到优秀的人才,同时导致社会链条上所有的东西涨价。有些体制内已经买房的,其实也没占到便宜,因为自己的待遇在社会上已经相对下降了,即使自己现在有房子,已经还是要给孩子买房。
3、有能力就要多闯一闯,体制内随时能来养老
以前运营商以招应届生为主,现在对于成熟人才的引入规模开始增加。完全可以在外面先赚上几年钱再回来。从体制外回体制内很简单,因为体制内很缺少懂技术的人才。从体制内想出去就很难了。
4、最后一个是不靠谱的预测,运营商的工资一定会涨
所谓物极必反,九十年代的时候常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后来通过工资改革,改变了这样的趋势。08年以来的房价暴涨,让体制内举步维艰,随着二三线去库存,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暴涨把当地私企的待遇也拉了起来。体制内在未来的10-20年内一定会跟上,要不然完全没有竞争力。
最后,祝每一个留下的人明天越来越好,祝每一个走掉的人无岁月可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