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是今天课的主题。
有几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我也在课堂上产生了疑惑:
其一.文中"五十者"和"七十者"该如何翻译好些?给出的翻译有三种:
1.五十个人;七十个人。2.五十岁的人;七十岁的人。3.五十多岁的人,七十多岁的人。
孩子们皆有以下解释:
参考答案解释为五十岁的人,七十岁的人。
我觉得:这个解释太具体,不符合际实。五十者和七十者是指五十多岁的人,七十多岁的人。这里二者都是泛指年岁大点儿的老人。
2.五十岁和七十岁是中年和老年人的总称,是指社会中的一类人。
3.如果翻译为五十个人和七十个人,那么五亩之宅种出的桑树才满足五十个人穿衣服,显然不合理。
我补充:按照种植亩数算,五亩之宅大概可以种上1000株桑树,这样一算,一株一人就不只是可以满足五十个人那么少了。而且种植桑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桑树可以不断繁殖,生枝叶,这样一来就更不用说了。
其二.文中"鸡豚狗彘之畜"为什么不是"鸡鸭狗彘",再者"豚和彘"皆有猪之意,孟子能言善辩,思维缜密,不可能犯"重复啰嗦"这样的低级错误。
其三.我们能不能换成另一种说法"鸡鸭狗彘之畜"呢?
孩子们给出以下解释:
1."鸡豚狗彘之畜"相比于"鸡鸭狗彘之畜"读起来要上口,押韵。
2.因为一般节日时都喜欢杀鸡杀猪设宴款客。
3.猪个儿大,比较适合在祭祀,酒宴上用。
我追问:那大象还更大呢?为什么不杀大象来庆祝呢?(全班哄笑)
孩子们奇思猜想给出答案:
1.那大象也太大了点儿,不适合。
2.大象是保护动物,不允许捕杀,杀大象,会被抓去的!
3.老师,大象肉一般是不能用来吃的!
我又追问:那就杀小点儿的,杀牛,总可以了吧!牛肉能吃啊。(全班又哄笑)
孩子们急忙抢救,打住我的话:
1.老师,牛也不能,牛要耕田犁地啊!
2.牛在古代应该是很受尊重的,百姓不会杀牛的。
除了以上我和孩子们的猜想和推断,还需考虑如大象出现的年代等因素。
其四.为什么我们所学过的古典诗词和文言文中总是写鸭的少,或是不写"鸭"?这让"鸭"心里怎么想,"鸭"会不会不开心了?这不是歧视"鸭们"吗?难道古人们不喜欢吃鸭肉?
我的这几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顿时乐开花,在低下纷纷讨论开来。
…………
孩子们有了猜想的结论:
梁惠王那个地方没有河,养不了鸭。事实是梁惠王是大魏君王,定都大梁,即今天河南省开封境内,有河。而且文中也提到了了“河东,河西”。
我补充常识:让班上孩子们举手示意,家不住靠河边的也能养鸭。结果好多都举手证明没有河同样可以养活鸭。鸭可分为旱鸭和水鸭。旱鸭生活在陆地,水鸭生活在水里。
对于这几个问题我也是很在意,由于好奇心使然,对一些看似古怪的问题感兴趣,便想刨根问底,把这些疑惑之处弄清楚。
于是咨询历史老师,查阅资料。
下面我们来说说关于"鸭"的事儿。提起鸭,提起古典诗词中有写鸭的。应该不会忘记这首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诗中写春来冰开,群鸭戏水,冷暖只有鸭子首先领略,这是诗人对鸭子感受的揣测。诗人把鸭子人格化了,像人一样知寒知暖,并设身处地为之着想。鸭子戏水的活泼动态图宛然呈现眼前。
按照苏轼的题诗和惠崇的画,在河南开封是有见过鸭子的。而且鸭子的形象还蛮好,是只暖心鸭!
再看看之前孩子们学过的文章里记录的: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以及宋代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翻阅许多古典诗词,写有关鸡的实在是多得数不清,此处不一一列举,而写鸭的较少。
查阅资料中,李群和李士斌的《我国养鸭史初探》显示:
我国是世界上驯养鸭最早的国家,根据福建武平岩石门丘山采集的新石器陶鸭,以及河南安阳殷墟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鸭、石鸭等,表明我国驯养鸭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最早记载的养鸭早十多个世纪。
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我国考古发现的养鸭遗址更多,如辽宁的海岛营子和喀左小转山子考古出土的铜质鸭形尊,其鸭颈长,身肥,嘴扁,酷似今鸭。尤其是江苏句容浮山果园,还出土了不少鸭蛋和禽骨,其鸭蛋和鸡蛋混放,装在陶罐中,大小也和现代家鸭蛋相近。可见,我国西周饲养鸭是确信无疑了,而且分布较广,从东北到中原到长江流域,充分反应了我国较为悠久的饲养历史。
孟子约于公元前372—约公元前289。所以那时肯定有鸭子了。
只是,那时还没有鸭子的称法。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周礼·夏宫》记载,当时已有一专门掌管驯养“鹅鹜”以及使它们繁息的官职。其中“鹜”即家鸭,如《尔雅》中载:“舒凫,鹜”。《说文》:“鹜,舒凫”。“舒”即“舍”、“凫”指野鸭,舍养的野鸭称“鹜”,即为今家鸭。《战国策》中也载:“田需对曰……君鹅鹜有余食。”说明当时舍养鸭是较普遍的。尤其是长江流域下游南侧的太湖地区,根据《越绝书》、《吴越春秋》、《吴地记》等记载,当时吴、越为了战争的需要,不仅大力发展农业,其畜牧业也很发展,还出现过所谓“鸭城”这样大规模养鸭情况的记载,开创我国集群大规模饲养鸭的历史。
另外涉及到祭祀的方面,中国从古至今,鸡羊牛猪都用作祭祀品,有时动辄则数十数百,甚至上千。现在这种祭祀品的使用也得以延续了。比如你会看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有用"羊头,猪头,全羊,整猪,只鸡"摆在台面上,很少,或是根本没看过"一只鸭头"摆在祭祀桌上的。就如早点儿的《木兰诗》为了迎接功臣女将花木兰,大伙儿也是"磨刀霍霍向猪羊"。
综上分析,似乎最初提出的几个问题有些清楚了。
虽我所读到的诗词,以及了解的就是很少有写鸭的。可其实我觉得小鸭子还挺可爱的,比如小黄鸭!
对于最先那个看似无聊的问题,却牵引出了许多古代饮食和等级,祭祀文化。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不管最终有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答案来解释中国整个古典诗词中"关于鸭去哪儿了"这个问题,都没多大关系。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些发问,给枯燥的文言文翻译课堂注入些有趣的有意思的元素,让孩子们记住这几句话,记住这篇文章,记住孟子,记住知识的学习实践过程比知识结果本身重要。至少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文言文还是有味道的,会说"噢,那篇文章我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