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11课《端午粽》是一篇朴素而有生活的文章,但是 长句子朗读是文本学习的重难点,为了让孩子们将问题化难为易,拉近课本与生活的距离,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回家尝试着自己包一包粽子,第二天带到学校来,利用早读时间吃粽子。
第二天一走进教室,班主任曹老师已经安排同学们坐好,拿出准备好的粽子,跃跃欲试。
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带的粽子
我先带大家回顾了一下课本的内容,问孩子们课本里的粽子是什么样自己,孩子们告诉我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还有“红红的枣”......我又问那你的粽子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显然对这个问题更感兴趣,纷纷举手要回答,当然答案跟课本差不多,只是把“红红的枣”换成“红红的豆沙”“软软的豆子、板栗”之类。我再问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啊,同学们答“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我又问那你的呢,他们纷纷展示给我“我的是板栗粽”“我的是八宝粥”......
学生们积极介绍自己的粽子
孩子们介绍完之后,我又让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不同口味的粽子,大家一边吃一边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不亦乐乎。吃完我又提醒同学们把垃圾放到垃圾桶、打扫好卫生、洗干净手再拿书。
同学们在分享彼此的粽子
吃完粽子,我再来带领同学们读《端午粽》,同学们读的更生活了。我把拍的照片反馈到家长群里,家长们纷纷点赞,对这样的上课方式表示欢迎。
当然,本次活动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布置的时间比较紧,没有留给家长们准备材料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孩子带来的粽子都是从超市买来的;这次活动是临时起意, 没有做详细周全的计划;如果把这次活动放到端午节期间来讲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