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 VS 天真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
Steve最初能记住8到9个数字,他原本可以不停的这样记下去。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的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他也是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逼迫自己变得更优秀。
</br>
这个方法我们称为有目的的练
</br>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有不可思议的成功。
天真的练习
年轻导师和音乐学生间的对话:“为何你们每天练习,每次的测试,总只有C的成绩?”
有目的的练习有四个特征:
- 明确的特定目标
音乐学生确定目标 “ 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 “以适当速度弹完曲子”。</br>定制极具针对性的短期目标,</br>
而非长远目标。</br>
“ 积小胜为大胜” 。“积硅步以致千里”。
- 专注的
当时Steve 能记住约40个数字,但不能稳定记住40个。但他很想在这一天做到。他对自己说出一句鼓舞士气的话:
我们今天在这里完成突破!我不会错过这次突破的机会,不是吗?
好几次他大声拍着桌子,还经常拍手,显然是在庆祝他记得这一组或那一组数字,或者记得它们在数字串中处于什么位置时,他一度大声喊出来“绝对正确!我很确定”。
并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Steve的表现说明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中得到一条重要结论:想要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怎么错了。
在音乐学生的例子中,学生表演测试得了C,这是迟到的反馈。在练习中,似乎没有人给他提出任何反馈,指出错误。
Steve的实验中,他会得到简单或直接的反馈,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也许是他自己给提出的。他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便可以适当得转变他的关注焦点,并提出新的记忆方法来弥补那些弱点。
- 走出舒适区 这也许是刻意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音乐学生似乎并没有逼迫自己走出熟悉的舒适区间。相反,学生的话似乎表明,他在练习中,姿势毫无条理的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没有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仅仅是重复感到很容易的事情。</br>
</br>
Steve的记忆实验在设计之处我们就避免让Steve感到太舒服。</br>
</br>
这是一条基本真理: 如果你从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br>
我们有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
研究界对许多专家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已经训练有三四十年之久的医生,在一些客观绩效指标的测量,比那些毕业两三年的医生更差些。这说明,那些医生中大多数在日常练习中没有精进自己的业务,或者也没有保住他们的能力。
关于这点,我最喜欢的例子可能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国际象棋棋艺。富兰克林是美国第一位著名天才。科学家,受欢迎作家和出版家,出版了《穷查理智慧书》(Poor Richard's Almanack), 还是美国第一家公共借阅图书馆的创始人,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发明家等。但他最痴迷的是国际象棋。第一位美国国际象棋棋手,尽管他曾给大家提过“早睡早起”的建议,但他下起国际象棋来,往往吓到早上六点。</br>
富兰克林那么聪明,而且花费了数千个小时下棋。他是不是让自己成为了最伟大的棋手?没有,他的水平只能说是中上等,从未强大到能与欧洲优秀棋手相提并论。在国际象棋上的失败让他感到异常气馁。但他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棋艺上无法精进了。</br>
如今我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从来没有逼一逼自己,从来没有进行数小时的刻意练习。他就如同一名在30年里一直以同样的方式弹出同样一些曲子的钢琴家。
遇到瓶颈怎么办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不是更难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预约障碍的方法不是 试着做更难的事情,而是试着做不一样的事情。
Steve的案例中,当他背诵到22个数字,碰到了障碍,他想到一个主意,同时使用三个数字一组和四个数字一组的两种组合,最多记住了34个数字。然后,他一旦达到那一极限,就必须再想其他办法了。</br>
这是他在整个记忆研究中一种常规的模式:首先取得进步,然后遇到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客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
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导师或教练的原因。
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
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差距在哪里?建立检索结构(Steve 例子)。
chapter 2 大脑的适应能力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越效率。但是过分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因此,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能使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
<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大脑拥有无限适应能力。
< 身体偏爱稳定性。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