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梁,位于河北省赤城县与沽源县两县交界,主峰海拔2211米。冰山梁三大特点:一是罕见的古冰川遗迹——冰蚀夷平面,同时这座山上的风很大,大风车漫山遍野。其在冰蚀、风蚀相互作用下产生了石海奇观。岩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上面还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石臼。其二就是它的雾气了,据说冰山梁原名雾云山,相传古代这座山上有一条土龙,能喷云吐雾,经常兴妖作怪,刹那间会把整个山川用浓雾罩裹的蒙蒙胧胧、缥缥渺渺,最后被二郎神降伏,成了正果。其三,冰山梁是历代重兵防守的险关要隘,至今还保存着古战场的遗址。明朝刘挺兵困冰山,宁死不屈。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后人把这段历史写成戏剧《石匣记》,并把雾云山改为兵山。后来人们又感到兵山高耸,顶峰常年积雪不化,又把兵山叫做冰山了,一直流传至今(我们闲谈中,真的认为这里很适合打仗)。
然而,然而这些都是我本不知道的事,本是怀揣着对夕阳、落日、星空和银河的美好期待和幻想,带着龙弟和峥浩小朋友来的。只是现实和想象往往相差甚远。
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北京到冰山梁。好在我们今天三点起床去看了升国旗,所以车上一路都在睡觉,完全体会不到时间的长度。大巴车一路开到了山顶。下车看到的便是通往“天国”的阶梯,阶梯中间有很多个开阔的空地,专供人们扎营,只是领队一定要带我们往深山里的老地方走一走,为的是更好地看想象中的夕阳和落日。深山里的空气果然是不一般的清爽,仿佛与我们的日常处于两个世界,而细看深山里的草地也是多粪之地,一定是一路上沿途见到的马儿牛群留下的痕迹。找一个相对干净的草地扎好帐篷,终于可以吃午饭了(顺便吐槽,跟着团走,一路上就别想在饭店吃个饭了,领队一切都喜欢让我们去山上解决)。这里是石海,自然可以找块大石头以作餐桌。体验了一把今年高三封闭管理期间弟弟们的自嗨锅生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火锅就是个味儿,全靠自己附加主食填饱肚子。
下午的天气还不错,蓝天白云下的风车转得悠然自在。龙弟在帐篷里接着睡觉,我和峥浩弟弟一起领略了一下石海以及附近的风光。不得不感慨年轻人上窜下跳的轻快和活力,我早已失去了那份自信和勇气。下午六点半的时候,即将迎来落日时分,不料天气阴了下来。晚饭后,眼睁睁看着雾气腾腾地升起,逐渐笼罩席卷了整个冰山。显然落日和星空一起泡汤,只好钻进帐篷睡觉。四处安静的夜晚,没有星空,没有月亮,更没有银河,只有打开音乐陪伴进入梦乡。
梦中的山风呼啸着,偶尔参杂几声鸟叫。雾气遇到实体都会变成水珠,帐篷壁上已变得湿润,好在有防潮垫、睡袋和嗜睡的我们,使得梦仍然是香的。早晨四点半的闹钟准时想起,打开帐篷只见外面一片朦胧,显然看日出无望,只好继续入睡。七点半,我正常苏醒的生物钟。从帐篷中伸出整个身体,哇,远处的风车、邻家的营帐,和那石海和山峦,通通消失了,仿佛整个山头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们仨和这一个孤零零的帐篷。山间的雾气实在太大了。
温度很低,天气很冷,开始想念阳光。两个弟弟说,太阳正在和雾气之神在战斗。冷空气的作用下,我也开始迷妹起来的问到:难道太阳失败了?他们俩倒是思想统一:太阳是不会失败的,只是需要点时间。马上九点了,雾气仍然没有散去的意思。我披着毯子,站在风中,百无聊赖,开始和弟弟K起了歌,相隔十二年的我们,终于还是可以找到共鸣的歌曲,《当》、《北京东路的日子》、《那些年》、《忘记时间》、《小幸运》……问我为什么站在风中?世界十大误解之一—认为站在风中显酷: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