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记

      又是一年讲课季,这堂课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没有遗憾那是假的……

      话说课堂永远是一种缺憾的艺术,然而我们还是在每次讲完后有太多的如果是这样就好了。我们一边在教育孩子们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化复杂为简单。而自己在处理事情中总是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也许大概中年人的思维定式了,想变通却又不想变通,就这样算了吧。

      夜晚静静躺在床上,复盘了一下整堂课的设计:预设和生成中存在的差距;核心素养的达成;师生的双边关系的处理;课堂及时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等等。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有效的、激励性的评价语比较匮乏,对学生的收放不够自如、授课中过于紧张。导致这样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自己的平时课堂不够严谨,对孩子们不够信任,把自己的主导地位发挥的过高,对课标的解读不到位。但总体上来看,我觉得还是一堂成功的课例,上课伊始,渗透德育教育,让袁隆平精神在每一个孩子心中发芽。授课中把生活中与数学紧密联系到一起,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观察,发现,思考,计算,验证。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对孩子们以后数学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转化的思想必将便随孩子们一生的数学之中和生活之中。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不问结果,贵在过程。2013年12月12日,又是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日子,我们一起努力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