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别人故事,也许会是自己的故事

上帝视角总让人产生自己没那么蠢的错觉


第一次读《围城》,是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喜欢微风和不太强烈阳光的我,总在下午黄昏前夕翻出这本书。也许是年纪不小了,也许是心事繁重。方鸿渐的故事,总能给我一些不一样的体会。

方鸿渐的学业生涯,再我看来是很有压力的。留学生活,其目标就是高学历,这与大部分人在这一年龄段的追求是相似的。不过,从小说中看,他应该没有很重视学业,不然也不至于最后花钱办假证。这都源于压力。人嘛都只会自觉去做对自己而言较为容易的事,学习挺累的,这很现实。花费数年时间的投入,高额的花费,父母亲人的期待,这让方鸿渐不得不花钱办假证。特别是父母亲人的期待,在他们看来,做了什么事就一定会怎么怎么样,而不去考虑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对学历的偏见现在也有,我认为学历越高提升的更多的是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至少知道什么是生活,以及如何去生活。而不是说,学历越高就一定能当大老板,一定能当大官。开明的亲人不会这么想的,因为他们也能理解到其中的艰辛。


什么是未来?什么是生活?不知道这两个问题是不是困扰过一些人。至少我是这样的人,被这两个问题困扰着。新的时代,能力很重要,但能力只是基本,更为重要的是机遇。我的一位老师说过:蛋糕就那么多,分完就没有了。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发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多发生在盛世。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机遇很重要,但不至于让人怀才不遇。

相比方鸿渐的仕途坎坷,我更倾向于他的爱情故事和婚姻。因为,年轻人会后悔的事不多,但至少不要让这两个成为之一。就让方鸿渐后悔吧,我们就别了。方鸿渐经历的女人,和大多普通人一样,就连情节也是类似的。我觉得圣人很少,基本条件相似的男女,或者是找不到“讨厌点”的男女互相是难以拒绝吸引的。方鸿渐是一个新潮的封建人。面对送上门的机会,他不想放弃,但是自己的内心又没法让自己接受。他只能装作一个规矩的绅士,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处于一个中间的位置。他可能在等待,等待御姐型的鲍小姐发动更为强烈的攻势,也可能是处于礼貌。但是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正在追求鲍小姐,在众人的口中,他可能也慢慢这么认为。最后事实证明,方鸿渐只是鲍小姐在无聊旅途中排遣寂寞的“工具人”,旅途结束,装作不舍与忧伤,留给方鸿渐一些遗憾。 苏小姐,一开始、或者说自始至终都是喜欢方鸿渐的。从相遇到相知。方鸿渐对苏小姐的感觉不如鲍小姐。或许也有内心的触动,但是始终不到位。苏小姐攻势很强,没有刻意抵触的人都会沦陷。方鸿渐,暗示自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然后抵制着苏小姐,方鸿渐对苏小姐自始至终都是摸棱两可的,就算是喜欢,也不算特别强烈。当遇到唐小姐,苏小姐的表妹,方鸿渐沦陷了。明显是唐小姐要比苏小姐漂亮,苏小姐对方鸿渐的态度,也被方鸿渐从内心里默认是唐小姐对自己的态度,觉得唐小姐手到擒来。方鸿渐和苏小姐的基本条件是差不多的,也就是相貌、能力、家境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这两个人的火花,因为平衡的条件而难以产生,既不拒绝又不接受便是最容易出现的局面。合适,物质条件,心理条件都需要满足。而唐小姐比苏小姐要漂亮,各方面条件都比方鸿渐好,方鸿渐自然会被她所吸引。人嘛,喜欢做容易的事,喜欢占用优秀的东西。

也许这一段,很多人都会认为,方鸿渐就是个渣男,吊着苏小姐,请仔细想想现在又有多少所谓的女神又养着多少的“舔狗”,这很正常的,动心的人总会失了分寸的发起攻势。往往付出的时间精力与心思,和不如人意的结果总会感动自己,可真正在乎的,是让你付出的那个人,还是你所付出的东西,这里就需要仔细想想了。而你付出的那个人最后总会被冠以“渣男”“渣女”的名头,可自始至终,他们就没有过一丝触动,他们可能只是出于礼貌的不愿打击。舔狗是有原因的,需要看清自己和对方,才能不让每一丝努力白费。感动自己总是没用的。方鸿渐最后的失败,也就是他没有看清他与唐小姐,从书中,我认为唐小姐是喜欢方鸿渐的,可是世俗的关系,让他们没有理清彼此的关系,就像方鸿渐不知道怎么理清与苏小姐的关系一样,方鸿渐还没有达到让唐小姐不顾一切的程度。最终失败,方鸿渐面对压力,跌落人生的谷底,曾经的“花花公子”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优势。周围人的议论,也只是从事情发生的表面,而方鸿渐也不可能去解释真正的原因,众人之口的杀伤力很强,方鸿渐想到的唯一解决方案是离开这个城市。

离开是需要勇气的,顶着的压力是很残酷的,不停的自我暗示能尽量不让自己崩溃。方鸿渐的嘴里是不喜欢唐小姐,但是心里却一直未曾放下过。哪怕是成家之后,尴尬的遇见的人,也会勾起阵阵回忆。这或许是得不到的,心里总会不自觉会去想的缘故,亦或是在心里刻下印记的东西,自己留了空间去容纳。但这一切,在有了离开这个想法之后便不太现实了,只是自己的想象了。

在离开的路上的经历,让方鸿渐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也让方鸿渐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孙小姐。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说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共同的经历对每一对即将或是已经相爱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共同经历所积累的东西,对于恋人,我把它称作相爱值。相爱值越高,爱情或许不会越甜,但却越真。

种种经历、长时间的相处之后,方鸿渐娶了孙小姐,哪怕他刚开始很抵触,但是内心不可能没有触动。从书中,方鸿渐在选择是否结婚的时候内心有很剧烈的挣扎。或许是孙小姐基本条件没有唐小姐那般优秀,甚至不如苏小姐。但是结合自身情况,方鸿渐也便和孙小姐结婚了。什么样的情况就应该做什么事,这很明智,也很正确。《新三国》有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曹操攻吕布下邳城,吕布在楼上,曹操在楼下。曹操便许吕布高官厚禄,但是吕布没有理会。等到城破了,吕布跪在曹操面前。吕布想投降,想要高官厚禄。曹操说,当时你在楼上,我在楼下,现在我站着,你跪着。这很现实,也很真实。刚刚留学归来的方鸿渐,高学历,家境不错,前途一片光明,那个时候,他完全配得上苏小姐,甚至可以去追唐小姐。但是现在,他只是找到了谋生活的职位,学历造假也被人知道,后台也不硬,前途迷茫、或者说根本没有前途,甚至与孙小姐结婚都是有点高攀的意味。

与孙小姐结婚及之后的生活,方鸿渐都有点强势,在内心里觉得是孙小姐高攀自己。这或许是一个通病,第一眼没看上的人,之后哪怕在一起了都会觉得自己要优于对方。从书中看得出来,孙小姐是很喜欢方鸿渐的。哪怕方鸿渐没什么前途,家里人的反对......等。孙小姐依旧坚持着。内心一直有抵制的方鸿渐,在之后的婚姻生活里有着一种奇怪的态度。这是什么一种态度,我说不上来,具体就是,我认为我不喜欢你,但是我不讨厌你,而且也愿意一起生活下去。这很矛盾,也很正常,人总会不自觉的对喜欢的东西付出更多。

生活的琐事,方鸿渐的态度,夫妻间的争吵,互相的刺痛,男方害怕女方拿别人与自己比较,女方讨厌男方整日的抱怨,日复一日,最后变成了家中一片的狼藉,以及地板上那未干的泪花。感情就此破裂。方鸿渐回到已经没有女主人的家中,书的最后,方鸿渐,沉沉的睡去,在梦里,他梦到了妻子正在做家务,梦到没有争吵,梦到很多自己做错的事,或许也梦到了苏小姐,也梦到了唐小姐。这样的结果,没有谁对谁错。

总结

现实中,人们总会用合不合适来评价即将结婚的男女, 或是门当户对,或是志同道合,但是,合适真的只是这些能够列举的条件吗?我认为不是,人生的中后几十年,你的身边的人,与你每日简单的生活,有甜蜜、有苦涩、有顺心、有争执、有嬉笑、有落泪,我认为真正的合适是,几十年每日每夜的陪伴,难过时候的给你肩膀的人,欢乐时候的陪你一起玩的人,烦心时候能够说说心理话的人,白发苍苍时候能相携的人。爱喝酒的人都知道,只有度数高的酒才越陈越香。感情就像酒,合适的越发恩爱,不合适的越发弃厌。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个对你好的人吧,也许等到你喜欢上的时候,人已经走了。就像方鸿渐,直到最后,直到孙小姐离开了,他才发现这么在乎她。很多时候,我们也一样,很多东西失去才能明白,在心里的份量,失去的,在想找回来就不大可能了。感情也是,分手便是失去,短暂的分手,只是恋人间互相测试在彼此心中份量的手段,长时间的分手,便是真正的失去了。真正失去后,想再挽回就不大可能了,时间的打磨,怀有感情,感情越发真挚,怀有厌恶,厌恶越发强烈。并且,爱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时间长了,本来的熟知也将变得陌生,曾经的感情就像一场梦,时时萦绕,却又遥不可及,这就是变成了两个陌生人。如果,你还未失去,还请好好珍惜。如果你已失去,不知你是否同我一般,仍怀真心。

读完《围城》,我感触很多,最大的两个字便是谨慎。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决定,都要谨慎。一步错,步步错,拥有是国王,失去是乞丐的说法或许太过极端,但是如果是真正的国王,那便是真正的乞丐。婚姻,感情,求学都需要谨慎,不怕失去是因为根本就未曾拥有。我见过很多结结离离分分合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合适?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我才20出头的年纪真的不好评判,不过我会尝试着谨慎。

岁月已然逝去,记忆永远光鲜。不知不觉就写这么多了。这是我第一次读《围城》,以我浅薄的阅历所做的一些自我感悟,也算一些我的日常吧。有时候吧,真的很可惜,没有早点读到这本书,不然很多事懂了以后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不过如果没有现在的结局,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会去读呢?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误,还请联系我,感激之至,无以言表。如果可以,把你的故事告诉我。在满是陌生人的平台,你我都是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