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欧洲四大名著之一。是25岁就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天才作家歌德,用60年时间完成的作品。
《浮士德》的内涵,就是自强不息,这是众多评论家众口一词的,很浅显。魔鬼叫梅菲斯特,各译本翻译不同,它性格很复杂,简单说就是绝顶聪明,又彻底绝望,即所谓犬儒主义,看得越清晰,就越自知无能为力。所以看他发言很痛快,既清晰,又犀利,又俏皮,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这种人啊,就是所谓无节操、吐槽犀利的人,这种人有可爱之处,也聪明,也有幽默感,坏处就是一身负能量,过于消极,总是否定。他总告诉你世界是荒诞的,希望是荒唐的。他口才既好,又头头是道,让你听了非常爽快,又无比压抑。这是梅菲斯特,他总在劝浮士德享乐,也总在满足浮士德的要求,希望浮士德如果一旦沉溺了,就完了,别忘了他俩的赌局——浮士德一旦感到心满意足,梅菲斯特就收走他的灵魂。这种故事我们也常见,用声色犬马,麻痹英雄的意志,典型就是三国演义里周瑜对刘备使的美人计,连刘备那样的枭雄,都陷入东吴的温柔乡,不能自拔了,幸亏有诸葛亮的锦囊,有赵云的执行力,才没让周瑜的计谋得逞。
但浮士德的优点就在,他虽然一开始动情的时候是发于本能的,但能做到君子爱美人,追之有廉耻。这就是作品的核心。一开始上帝说的,善人做事,虽然一开始的动机可能是邪恶的,但善人能在行动中调整成善的行为。而梅菲斯特,则在进全力把浮士德引向那个邪恶的目标。我们现在常看到有人说,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或者勿忘初心什么的。其实初心真的有那么美好吗?也可能是美化。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本来就是个经典辩题。很难说我们一开始做一件事时,那时的心是最善的,最诚的,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更大的可能其实是,我们最初是为一个其实不那么干净、不那么纯粹的目的而出发,但在做的时候,因为我们的良知,我们逐渐反省了自己的邪恶,把它去除掉了。
《浮士德》最伟大的地方就在这,它告诉你,哪怕是因为邪恶而出发也无妨,只要能保持警惕,时时反省,就算善行。我们就算最初受到的是魔鬼的诱惑,最终也会走向通往天国的正途。而且上帝说,如果没有魔鬼来诱惑,采取行动可能性还要小些呢。这是他老人家对人性的一个客观的观照,连浮士德这样的好人,都是一半神性,一半魔性,何况还不如他的人呢。如果动机不纯,行动就要受谴责,那大家带着道德洁癖无所事事就算了,这显然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符的。整部《浮士德》,是鼓励人做事的,你看浮士德的赌约,他一旦停下来,他就完了,评价他的最常用的词就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乾卦里的话,是让人不断进取的,但后来理学主张克人欲,只允许人为了善良的目标出发,这在理论上是对的,但执行起来就很差,因为它反人性。
所以《浮士德》的伟大价值,是有时代意义的,它是给资产阶级强人立了个标杆,告诉你怎样做既能在俗世中满意,又不妨碍自己死后上天堂。这就是歌德的方法论,不管目标是善是恶,先动起来再说,一边动一边修正方向。这样才会不因道德洁癖而裹足不前,也不会浪费时间。反过来,也不能一路向着邪恶的目标猛冲,那也不对,那是梅菲斯特,不是浮士德。但现在,很多人只明白第一点,不明白第二点,他很能动起来,见到利益就扑上去,毫不顾影响怎样,而且还有些同样这样的人,赞许和崇拜他们。在一个旧的信仰已经崩塌,新的民智尚未开启,契约精神和商业意识种种都没有深入人心的时代,偏赶上发展迅速,互联网蒸蒸日上,于是我们能看到很多梅菲斯特的信徒。梅菲斯特当然是有魅力的,读了《浮士德》的人多少都会喜欢他。想把人引入邪道的人,没有魅力,怎么能行?但我们要清醒一点,靠作恶来得利,那是饮鸩止渴,杀鸡取卵,早晚会出局玩不下去的,为蝇头小利奋不顾身,聪明人不会这么做。
在哲学上,道德的本质是为了良知,还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这未有定论。但无论如何,讲道德都是好的,从良知上看,你会心安,死后会上天堂,从利益上看,你能玩得更久,利益越来越多。所以,不管你身边有多少个聪明的梅菲斯特,别听他们的,如果忍不住,就读读《浮士德》吧,不是劝你拿浮士德做榜样,而是看了真正的梅菲斯特之后,再听生活中的聪明人发言,就会觉得自作聪明、一派胡言,无聊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