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这么两个事件引发舆论热议:
一是,为何近七成人对“暴力剪发”行为持认同态度?
近日,广西梧州一初中发生一起“暴力剪发”事件:一黄姓副校长在校内空地上强行给30多名长发男生理发,并广播召集其他师生来围观。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对此粗暴行为,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网友支持该副校长的行为。鉴于该学校学生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没人教孩子该有怎样的审美观,因此他们认为,此举是基于对孩子的关爱和价值观的塑造,是副校长责任感的凸显。
但这就代表此举是合理的吗?抛开黄副校长模糊管理边界、手伸得过长的不足,要知道,教育管理必须做到管理规范和程序正义,让涉事主体感受到处理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当前教育管理已进入治理时代,不能再以那种“一言堂”方法管理学校,而应让师生均有效参与,实现多元共治,且以制度形式实现治理的效率化、质量化,达到师生平等、对话、沟通和理解的“善治”局面。故,教育管理者的初衷虽然良好,却不代表其采取如此粗暴管理方式应获得支持。
二个是“博士生到中小学当老师”值得焦虑吗?
媒体报道称,今年9月,33岁的李文菁结束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成为武汉外国语学校一名普通教师。她也是该校引进博士毕业生以来的首位女博士后。博士后执教中学,算不算“下嫁”?高中又为何要招博士老师,这是在提高用人门槛吗?一时间,舆论一轮纷纷。
同样的,还有两年前中科院数字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生萧杨逃离科研到某中学担任数学老师时,其导师程代展就多次公开表达惋惜:“国家投入几乎白费,实在可惜”,“他的选择让我很惊讶,我彻夜失眠也没想明白。他是我遇到过的最有天赋的学生。”这些追问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但“博士生到中小学当老师”值得焦虑吗?事实上,在西方这是一种常态。在美国不少高中和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很多人拥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而且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的。这些转行而来的教师,最大特点就是醉心于教育,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英雄不问出身,多元化复合型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充分激发中小学教育的活力,更能推动中小学校的整体改革发展。基于此,让那些爱孩子、爱教育的博士选择当中小学教师,有什么不可以呢?借用一句时髦的话,博士教中学或小学或应成为下一步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透过这样的事实,提示我们,在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培育他们接受与看待教育问题的“新思维”,要知道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现代治理方式的不断强化,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必将慢慢形成。(综合中国教育报相关报道,写于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