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勇气——我读《人生海海》

前言:

读完了。

翻开手帐本的读书轨迹,《人生海海》这本书从20号开始读,今天25号,足足读了五天。

记得听樊登读书讲述《人生海海》这本书时,樊登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它读完的;作者麦家是说在设计这本书的数字总量时,他的控制是可以两天读完的。而我足足用了五天,读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读书手帐

题记: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人生海海”这句话是文中“我”的前妻说的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个意思,他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来是叫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她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用樊登的话说:“全书中的明白人。”

《人生海海》这个故事是从一个旁观者“我”的角度,围绕着一个身上带着很多谜团的上校展开,以村落为演出舞台,讲述了众多村民与上校的人生纠葛,描绘了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一个个的伏笔,一次又一次的意外,若干个意想不到的事故组列成一个读后让人深思的故事。通过多视点、零散化、非线性的叙事,把讲故事的权力交给小说中的多个角色,用个性化的生动语言,塑造了一个有凡人味的、和世俗生活紧密联系的新的传奇人物,还原了英雄作为一个人的常情和常理。

上校那传奇的人生,诠释了“人生海海”的真正曼妙之处。出场时有多潇洒,落幕时就有多落寞。贫穷的生活打垮不了他,被抓去当壮丁也能坦然接受,一次次的变故,变着花样折磨,家庭的、亲情的、爱情的,都不能摧垮他,而身上的纹身却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代英雄就此回归“童年”,成为人们眼中的“疯子”。他的聪明、睿智、不屈服,成就了他,也害苦了他,人生海海,谁的人生还不是一地鸡毛?而在“一地鸡毛”中乐观地活着,笑看,那才叫本领。

和上校成为兄弟的父亲,一辈子的闷葫芦。没有被活人逼死,却被死鬼吓傻。他和爷爷一样,为了自己的后辈,盲目的活在自己构建的空间里,自以为是的认为是守护着自己的家人,书写着无知的却愿意用生命赔付的父爱。

村庄里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或多或少助推上校传奇的人生,在这里不能用对或错来诉说。林阿姨对上校坚贞的爱情,却成为上校人生最悲惨序幕的拉开,但她对疯了以后的上校生活的照顾,让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活菩萨;老保长浑浑噩噩的令人不齿的一生,也曾是一个有担当的汉子;一生讲着大道理的爷爷却毁在了自己狭小的格局里……

合上书本,纯黑色的封面上画着凌乱的白色线条,一只白色的猫立在中间,那一定是上校养的猫吧,黑猫呢?我在封面上到处去找,或许,它就掩藏在黑色的封面里,或许它被淹没在茫茫人海里,或许他一直留在上校的心田里……

上校的故事大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的,语言接地气的同时,有些环境描写更能入情入境,代入感极强,随时随地“带你入瓮”。金句频出,一句句良言妙句入心入脑,犹如品赏着一顿带着地方特色的土宴,有那么点土味,又带着那么点“不合时宜”。整个故事一波三折,传奇曲折,扣人心弦,让读者欲罢不能,不愧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多部长篇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

人生海海,与过去,对未来,无常反复,谁能算得到呢?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谁说不是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