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和我先生像游魂一样在小区附近逛了半个小时依旧没捞着一顿饭,所有的店铺都关着。最终不得不开车到商圈,然后忍饥挨饿到五点半,恶狠狠地吃了一顿自助餐。
我热爱自助餐,从进入餐厅落座的那一刻,就感觉到有一种特别安全感包裹自己,异常安心,然后衍生出淡淡的喜悦与放松。
吃饱之后,我还是喜欢坐在那里,看那些热气腾腾花样百出的食物,以及拿着大盘子穿梭的人们,就跟有的人喜欢泡咖啡吧看美女一样。
换句大俗话说,我就是喜欢那种吃不完要不完的感觉。
据说,有这种执念的人是因为小时候受过穷,甚至吃不饱饭,对温饱才如此渴求。
可这一条并不适用于我。小时候我家算得上小康,从没短过我吃穿用度,在该有的时候有过一切。虽然不至于手里多么宽裕,直到我大学毕业,我都没缺过钱。
按理,这样生长起来的小孩,不应该执着于物质的丰裕。可我总觉得,我的胃很空,心很空,不知道缺什么,直觉需要很多很多东西去填满。
这种渴求常常驱使着我,食物是最直接最现实的一种,打鸡血一样上进是比较虚幻的一种。
根据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总能在童年找到根源。
我以前是个备受称赞的懂事孩子。这句话里面,能听出有多少辛酸和自怜?
克己复礼,曲己从人,你猜,一直都让梨的孔融有没有吃过大一点的梨子,他到底有没有想吃过那个大一点的梨子?
我总是把到手的,亲手推掉。后来,就变成我应得的,也放弃。最后,就根本不会想要了。
我没有缺过食物,却缺了选择的机会,后来就变成缺少选择的能力。
在我收入足够轻松负担的消费层次,我还是习惯性地不会去点菜单上相比之下贵一点却更想吃的东西,哪怕只差几块钱。
我还是习惯把最好的东西让出去,不与别人发生争夺与冲突,让所有人都开心,氛围美好。
不然我就会很难受,至少是不好意思。
但自助餐,这些问题都没有了。
所有人都自己负责自己, 我只需要选自己喜欢的,我选的都归我,不用争,不用让。
那一刻,我才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