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词以境界【1】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
注释:【1】境界:本意是指一定的疆土范围。诗家所说的境界指的是物境,情境和意境。王国维的境界指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子扬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境界,乃是物境、情境与意境的统一。平实的文字也能抒发出人生的思考、哲学的思辨、大道的思索。而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因为它能触动你的认知,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浅薄者得其浅,精深者得其深。不仅如此,在这基础之上,作者又进一步提出了“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把诗品和人品联系起来。尤其是北宋的说理词,词风更是与诗人本身的世界观相联系
其实境界一词本身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下面以举个例子简要理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这首词堪称字字珠玑,增一字或减一字都会损失其神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句话点明了自己是阶下囚的身份,春花秋月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色,词人为什么偏偏发出“何时了”的感叹?小楼昨夜带来了春的讯号,为什么却使词人不堪回首?再加上雕栏玉砌 与当年无异,心中幽怨怎能按耐?由钟鼓馔玉的一代君王到长歌当哭的阶下囚,身份的转变是明晰的,情感的转变更是真切的。上一句的又字既点出春秋代序,更点出词人的心境!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似春水绵绵还是悠悠无尽?总之不可言说,却又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形象。真乃千古词帝!
三、其他
人间词话中其他部分对李煜的点评
①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②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③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④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⑤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⑥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关于李煜的其他评价:1作为国君,他是个笑话;作为词人,他却是个神话
2明明能靠才华吃饭,却偏偏成为了亡国之君
当然现代也不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段子
《心痛》
“老王,为何闷闷不乐?”“唉,隔壁老打孩子。”
《更心痛》
“哥们,为何闷闷不乐?”“唉,我一打孩子,隔壁老王就发飙”
《最心痛》
”哥们,为何闷闷不乐?”“唉,我一打孩子,隔壁老王就发飙,一发飙就打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