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公伯寮愬(sù)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愬曾是孔子的弟子,但是多次背叛陷害孔子,在孔子一生的重大事情上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子服景伯是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并且较有权势,一心向着孔子,询问孔子是否需要自己靠权势去“报复”公伯寮愬。对此,孔子表示拒绝并且说了自己的价值观:接受命运安排。从孔子被弟子背叛这件事上可以学到,识人用人需谨慎。但是即便是遇人
❶孔子这里的接受命运是坚持原则和立场,该做的就做,但是结果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就没必要过分纠结了,安于命运。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如此,自己做出努力了、尽力了,结果就交给时间,不去纠结,能够泰然处之。
❷一个人在变得优秀、厉害的路上难免会遇到阻力,因为一个人在变强的时候让那些原地踏步的人感到危机不安,于是化这种感受为嫉妒、泼冷水甚至陷害。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保持初心,不去在意这些外界的评价,不去争辩不去反驳,用结果说话。循着自己的目前不断前行,也感恩途中那些否定的声音、阻碍和困难,正是因为这些困难让旅途更有意义。
❸懂得珍惜自己的羽毛,不去做违背自己道德、原则和底线的事情,学会“自爱”,遇到问题了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