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闺蜜的预产期在下个月初。天知道这九个月我听了多少吐槽。
大部分说的是小孩花费高,诸如公立医院挂不上号,国际部死贵,私立医院也贵。婴儿品牌衣服一万多一套。现在还讲究一出生的小孩多游泳,辛辛苦苦打工挣银子根本不够花。
昨天她的抱怨倒是和以往都不一样:“邻居家的孩子都六岁了,天天在楼道里乱扔玩具,不小心就能砸着人。熊孩子真是可怕,以后我的小孩也这么顽皮怎么办?“
九个月以来,这个问题最难办。
走亲戚的时候最怕碰到老来得子的家长,我所碰到过最奇葩的小孩,打招呼的方式是打脸,亲戚也连忙叫住,小孩在被拉开前连忙再多打两下。
蹲下来的我再闪就到门外了,心里布满阴影,亲戚道歉:“哎呀这孩子就是喜欢打人……”一边摸摸小孩子的拳头,恐怕是怕我的脸弄疼他的手。
也碰到过能以“懂事”二字形容的孩子,闺蜜结婚时小花童看着闪亮亮的新娘三件套忍不住想去玩,同我保证她会很小心。我同她讲,今天这些对姐姐结婚很重要,你在结婚的时候也会想要小心一点的对不对?小花童马上把手缩回来点点头。
一半天使一半恶魔,抽到恶魔又不能退货,真是不想生孩子的最大理由。
2
老师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母亲说,养儿防老,孩子是最好的投资。
朋友说,生孩子的必要条件是有很多很多钱,才能负担日渐高涨的补习班费用。
那如果我只想先把自己的人生打理好,或者我没有钱呢?
所以又双叒叕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父母,甚至连作为成年人也有诸多缺点。
比如读书时期的万年教条被社会无情推翻,迷茫而无力,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懂拒绝……
幼时被教导的人生映照出一个没有主见的自己,基本上也就能理解,长大后为什么会迷茫无助,四处碰壁。
教育、成长,是大人和小孩都要修炼的无比重要的课题。
3
已经到了奔三的年纪,每次和妈妈打电话的话题就是再不生小孩就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大抵她也知道我心里没底,给我推荐的了一堆开心育儿丛书,然而我读完除了心累就是心酸,仿佛可以看见小孩哇哇哭奶瓶满天飞的惨状。
上周读到高志宏和徐志明博士写的《育儿基本》,倒是画风完全不一样。
比如序言里就写,娃的事情娃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共同成长、充足陪伴、充分尊重、平等交流。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家长不需要为孩子去牺牲,孩子也不是用于投资的家庭资产。走向独立,既是孩子成熟的标志,也是家长的成熟和自我实现。
还有比如怎么培养孩子家庭观和爱情观,书上说到:父母需要庄重、虔诚地经营自己的感情,然后把美好的感情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一点一滴地分享给孩子,让他们能从父母身上,学到成家、相处、相守的能力。这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让孩子从小就从父母身上看到,照顾家,照顾家人,是快乐的,不是压力,也不仅仅是责任,是因为爱。强迫孩子参与家务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也不会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家务不要求孩子来分担,父母也不能再孩子该自己做也应该能自己做的事情上越俎代庖。
再比如家长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又是什么?书中这么写道:爸爸妈妈要尽一切可能,亲自、一起,给孩子日常的、用心的陪伴……这样才能为孩子一生的积极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即便是真的需要大人西僧一些娱乐,也是值得的。
以上内容是全书开头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然而勾画出了最理想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关爱,孩子独立自主,积极向上,身后有父母的支持和陪伴。孩子从小自己做决定,学会自己承担后果和选择所喜欢的,可以预见长大后对生活也会充满热情。
关于如何培养出一个自主快乐的孩子,书中提到的几个大原则包括:充分尊重、平等交流、建立自主规则、自主生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情感。每条原则之下也有说到一些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弊端,包括给孩子贴标签、把孩子当空气、说伤害孩子的“坏话”、不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逼着孩子学习、将孩子甩手给老师、不了解孩子各类行为的心理意义等。尊重孩子绝不单是不对孩子进行打骂二是真正理解孩子每一个大小问题的深层原因,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反复花心力处理不断重复的麻烦。
4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写道: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家庭是所有人的精神寄托,成长是一辈子的修炼功课。
因为孩子,我们这些已经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人们,一遍遍反思自己、约束自己,我们的角色也变得愈发完整。与孩子一起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许本身就是这漫漫人生旅途中最为美好的事情。
而我想,这本《育儿基本》中所提到的,培养一个自主、快乐的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幸福的成人,将是这条道路上最闪亮的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