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青琴,今天是我参加“每天一篇文章”连续写作的第73天,每天一篇文章,皆与“大学生读书创业”有关。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我准备考研吗。我回了句,为什么要考研?对方回答,因为大家都考研啊!我能理解所谓的“同侪压力”,当身边的人都在做某件事时,尤其是社会的评价KPI之一是学历时,那些不做的人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随着大四的来临,就业压力的逼近,身边很多朋友都踏上了考证or考研之路。有些是希望能够学到更多东西,有些则出于对就业的恐惧而通过增加学历的方法增加资本。对于后者,听到这样的解释时我很不能理解,因为当中很多人是我认为非常优秀的,拿去社会上用完全没问题,社会的检验会让他们更优秀,根本不需要因为恐惧而再消耗三年的青春。
后来思考她们为什么会恐惧呢?一方面是大学普遍比较水,学生没学到与社会接轨的实在东西;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是:以学历筛人,却以能力取胜。没有学历这块敲门砖,除非提前有人递橄榄枝,否则在简历筛选环节极容易被刷掉。再加上,她们对于自己可以创造的价值不够自信,害怕自己的竞争力经不起考验。
如果对自己足够自信,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你会发现是自己夸大了现实,低估了自己具备的能量。选择逃避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迎难而上才能遇见自己强大的一面。
我对自己很自信,从踏进大学的门,我就铁定了不考研的心。我相信我可以创造我的价值,没有学历为我加持也没关系。社会的评价体系对我会有影响,但是不能决定我的发展,比学历更重要的是能力。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在寻找提升自己能力的方法,至今为止只考了一个英语四级证书,我也没打算花时间刷题去考其他的证,那些东西的确会增加我的安全感,但不能增加我对该领域的洞察,我更愿意让社会告诉我该学什么。
我的这些自信不是天生的,昨天的文章里也说了,是来源于后天的契机。只是我不断地“看到自己”,让自信成了一种习惯。
是的,自信并不是天生的。《刻意练习》里说,没有天才之说,所有的天才都是刻意练习的产物。自信也一样,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后天养成。
自信就是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的产物。因此,刻意养成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不断地去塑造自己的优势。接下来,我将具体提供四个我在养成自信的道路上总结的实用经验方法:
1.吸收他人的力量;详情见昨天的文章,接受他人的赋能。
2.积极的自我暗示;这个方法你们肯定不陌生 ,就是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比如我自己,我自我感觉一直良好,认定自己是个厉害的人……不过听完樊老师讲佛学类的书后,发现这个叫“我执”。所以我会稍克制自己这种情绪,避免往自负的方向发展。我现在会告诉自己:每个人优秀的维度不一样,我是我自己维度里最了不起的!
3.为每个小成功喝彩;当暗示自己多了,就需要找一些例子来证明自我暗示的正确。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里说过,要为每一个成功喝彩。这种自我肯定,自我鼓励,能够增强内心对自我的积极评价。比如,我觉得我写作不错,那么每次看到有人给我点赞,我内心都会像放鞭炮一样热闹开心,心中给自己狂打call,脸上也会溢于言表地浮现欣喜的神情。我们自己是接触自己最多的,多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我们才能更加优秀。
4.塑造优势,制造自信,这是塑造持续的自信最好的方法。有时候,会遇到碰壁,发现自己其实很low,那么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实力、塑造自己的优势,然后让自己让外界看到这份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原来是不具有优势,但是通过努力才具备的。我讲一个我的案例,我的公众演讲能力在大一开学竞选班委时被暴露出不及格,我很感谢我那么早就发现这点。于是,我想了无数种方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把这点提高到80分。这是我塑造的优势,我自己制造的自信。
OK,纵观全文,自信就是一种积极性,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因此,不断地用积极的眼光看到自己,不断地鼓励自我创造更多的优势,自信便会滚滚而来。
当你对自己充满自信,再问问自己的心,是要考研还是要直接就业。愿每个人,都能自信地面对生活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