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原因,这本书拖了近一个月才读完,时间的拉长导致我对书的细节内容有些模糊,但我还是决定写一篇读后感,只是为了强迫自己去回忆书中内容比并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从而达到对书的理解。
书中提到了4种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或者说是阅读境界,依次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与此同时还详细说明了各类书籍的阅读方法,很有指导意义…下面就按照4种阅读方式的顺序来理一下本书的内容结构…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我认为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个认字的过程,阅读的结果仅仅满足于能够正常的读下来,对于所阅读内容是否理解没有要求,这个阶段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小学阶段。当然这是阅读最基础的部分,如果在阅读时还一手抱个字典一手捧着书,大量的生词需要你不停的查字典,这个过程会严重打断你的思绪,影响你的理解,因此这个阶段虽然现在看来简单,但却是不可跳过与逾越的阶段。
检视阅读
接受了9年义务教育的我们都已经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基础阅读阶段,对于任何一篇文章,一本书籍都能完整的读下来,但完整的读下来并不意味着你能从所读内容中会获得什么,必须能够理解其中的语言与词句才能逐步的理解全文,那么接下来就是检视阅读阶段。
检视阅读是通过对书籍序言、目录、后记的阅读,从而获得对全书架构的理解,明白本书所讲的主旨,以及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顺序来向读者传达他的主旨或意图…
这个阶段能够让读者心中有数,就像两个相亲的人第一次见面,都会从外观上打量对方从而获得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如果满意就会深入聊下去进一步了解,如果不满意,吃完饭喝完茶也就该拍拍屁股走人了…阅读也是这样,通过检视阅读获得书籍的第一印象,首先决定此书是否值得一读,不要在无聊无用的作品上浪费生命…
分析阅读
这应该算是全书的重点部分,主要提出的观点是读者要学会主动与作者交流沟通,首先要从提问题开始,带着问题阅读,在书中寻找相应的答案,在解答自身疑惑的同时,获得对书籍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从而达到与作者沟通的目的。
在分析阅读中作者一直在强调“主动”二字,让我一度想将分析阅读改说为“主动阅读”,但仔细想想确实有些片面。每一个读者都是自己主动去拿起一本书,但这种主动太浅薄,而作者所说的主动则更像是两个人在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读者主动提出问题,等待作者的回答,同时对作者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认识,更强调一种相互。
当然作者不会直面每一名读者,而与读者的交流主要通过其所写的书这个媒介,因此交流的主动更多的就体现在读者这一方,读者越主动提出问题寻求答案,那么他就能从作者那里获取更多,这就是我对分析阅读中“主动”的理解。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顾名思义是对某一主题所涉及书籍的阅读。同一主题下会有很多书,而这些书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因此在进行某一主题相关书籍的阅读时,作者首先提出要进行选书。列出所要阅读主题的书单,通过检视阅读的方式先对书籍进行筛选,剔除与主题相差甚远或者水平较次的书籍,接下来对这些书籍中与主题联系最为密切的章节进行阅读。我认为这一步可以进行第二次筛选,可以进一步剔除一些重复的或者对主题内容涉及不够全面的书籍。当然,这个过程其实读者已经可以获得对相关主题的初步认识与理解。通过这一步的阅读,所要阅读的书籍范围进一步缩小,接下来就可以对重点章节的前后内容进行阅读,从而获得对这个主题的整体概念与认识,并通过不同书籍的的阅读获得对所关注主题的深层次理解,这个过程更像是与几位作者同时进行沟通交流讨论。当然,在阅读剩下的每本书时都应该采取分析阅读的方法来阅读。
至此通过主题阅读的介绍,我们更能清晰的认识到前面所说四种阅读方式的递进关系,前一种方式为后一种方式的基础,每一层面的阅读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本书8中还提到了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这是一本实用性书籍,就像作者所提出的关于实用性书籍的阅读方法,读完这本书最重要的在于读者是否能够将书中所学用于实践中,如果不能,那这本书对读者而言就没有了任何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