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建安诗(上)
建安时代,这是一个造就英雄,同时也造就诗人的时代。
建安时代的诗人所写的诗歌不约而同的都带有一种激昂和发扬的感情,这种感情给诗歌增添了新的感发力量,使两汉以来的诗风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再见安诗人中,曹操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作者。戏曲和小说里总是把他描写成白脸的奸雄,然而曹操生于乱世,确实有着一份安定天下的政治理想。他的诗,在英雄的意志与诗人的才情之中,往往又结合着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x⊙;)。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酒和歌都是能使人沉醉的东西,人的理智平时是清醒的,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可是当你面对着酒和歌的时候,精神自然就会松弛,感情也就容易激动,平时总是藏在心底的郁闷,这时候也会涌上心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在诗人的才情之中,结合了英雄的意志与悲凉中有沉雄之感,这是曹操与一般诗人不同的地方。
对酒当歌引起了感情激昂,感情激昂使很多郁闷忧愁都涌上心头,而排解这些郁闷忧愁的办法,只有再接着饮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真是只有私人才能够写出来的语言,里面充满了一种固执的追求向往的感情!古往今来,这种追求向往的怀思之情是最能够打动人的,因而也是最有诗意的。
五代词人牛希济有一首《生查子》词说,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是一首写男女离别的词,意思是由于分别时女子穿着绿色的罗裙,所以那个男子以后无论在天涯海角,只要看到绿色的东西,就会想起自己的恋人来。曹操这两句诗和牛希济那两句词在感情上颇为相似,但却有着层次的不同。
曹操心中爱惜年轻人的才干,望他们前来归降不要再和自己对抗。
曹操用典用得多妙,这四句表面的意思是我多么希望你们来我这里做客,如果你们来了,我一定用隆重的会招待你们,但暗中依然确定了宾主之间的君臣名分。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有时用明月来象征自己所怀思的对象。音乐能够使怀思的感情和对象得到升华,形成一种光明,皎洁,高远的新境界。
曹操急于统一天下,因此渴望招揽贤才唯恐有才能的人不肯为己所用。他说你是这么美好,又这么高远,什么时候才可以把你摘下来拿在我的手中?写得当然很好,但诗情之中还是流露着霸气。人的性情所在,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古人说,凤凰非梧桐不栖,又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曹操的言外之意是你们不是要选择一个英明的主人吗?为什么不到我曹孟德这来,还在那里犹豫什么呢?
曹操以周公自比,包含有希望自己完成周公那种业绩的愿望。在建安那样的乱世,这种愿望是符合民心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尽管曹操挾天子以令诸侯,尽管曹操也用很残忍的手段去对付那些不肯为他所用的人,但从他的诗歌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另一面——一腔渴望安定天下的真情和一副悯时悼乱的热肠。
今日小记:
总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一个人都写着自己的故事。古往今来能够成为帝王将相的人,毕竟很少数。而作为一个统治者,能够文武双全,更加难得。
曹操的诗,一种雄浑之气充盈于天地之间。
王者气概!意象雄浑开阔,处处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前面的诗经呀,古诗19首呀,多数叙述描写个人的情感,而曹操的诗则带来一种为志向为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又是一种文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感觉天地间突然宽了起来。
特别喜欢那一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