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随着时间的转移,分封制的缺点暴露出来。分封制是依靠血缘关系来统治,但是时间久后血缘关系越来越淡,这种统治关系难以维持。
当诸侯和周幽王是八大姨七大姑的关系时,他们的关系非常微妙。
诸侯不仅有土地而且有军队,诸侯把门关起来干什么事谁也管不着。
周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大宗需要小宗来进贡,诸侯有按时朝见的义务,既然来了那手信之类肯定少不了,也不能少。
大宗可是靠诸侯的进贡生存,虽然周天子也有自己的土地,那里肥沃挑那里,但是周天子一家大小吃吃喝喝仅靠自己活得不如意。
诸侯有维护周天子统治的义务,周天子有难,八方诸侯救援。诸侯们的军队加起来比周天子还多,但是诸侯们相互制衡。
周幽王继位后就遭到了大地震,可以从诗经里感受到地震的威力。
“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地震严重,周幽王像个没事人一样,他还很开心,因为他迷上了一个绝色的女人褒姒。
周幽王不爱江上只爱美人,可能他的眼睛小只看到美人,看不到苍生。
褒姒整天忧郁,不快乐啊!周幽王心急如焚,大臣献了一计,凭周幽王也想不出这么好的方法,就开始表演遗臭万年的烽火戏诸侯。
从此事可以看出周幽王的心都在了女人上面,而且都在褒姒上面。
如果周幽王不是皇帝,是一个家中有钱的花花公子,肯定是一个情场老手,会吟诗作乐的话,说不定还有风流韵事流传下来。
周幽王除了情商高一点,智商拉低了古代人民的平均值。
周幽王面对各地救驾的诸侯不但不理,就把他们晾在一边,褒姒看着那些诸侯变紫的脸更加开心了。
周幽王如果找一个借口说得到情报有诸侯心生犯逆之心,这是对你们的考验,很高兴情报是假的,如果有下次要赶快来。再奖励一点什么的,这事也就过去了。
看来周幽王不仅是个昏君也是一个庸君。
几年以后,褒姒在周幽王的努力之下生了一个男孩。所谓母凭子贵,周幽王为了美人再一笑,把太子和皇后废了。
古代的太子和皇后是不能随随便便废的,如果他们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废太子和皇后百害而无一利。太子和太后牵扯太多的利益,周幽王不顾大臣的阻拦,废了,这是他干过最愚蠢的事,周朝的运命从此改变。
申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申后被赶回娘家,女儿被欺负了,当父亲的不能忍。更何况天下谁不知周幽王的无道,大宗已经没落,无需惧怕。
申侯联合两个鄫国和犬戎进攻镐京,大军压境,周幽王开始点火,结果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个诸侯来救他。
镐京很快被攻破,周幽王死在乱军之中,褒姒也在历史中消失,在申侯的支持下申后又成了皇太后。
这个故事就是现在的童话故事里羊来了,话说你真的会信诸侯被耍了一次就不来就周幽王,一个不来说得过去,都不来问题就大了吧。
可以大胆猜测其中原因一二。
一是,诸侯都希望周幽王死掉,周幽王的无能是众所周知的,周幽王死后,周王室从此没落,诸侯崛起。
二是,申侯勾结其他诸侯,用珠宝收买,远的诸侯来不及,近的诸侯被收买了,所以没有诸侯来救周幽王。
从周朝的地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结论,申国离镐京还有几个诸侯国的距离,鄫国离镐京不近。申国的大军想躲过其他的诸侯的耳目进攻镐京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由此可以断定周边的诸侯国不是帮凶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诸侯国这么做无非是利益两字,周王室没落,为什么还为他卖命?
诸侯发现申侯的军队后,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出兵,二是按兵不动。
如果自己出兵,而其他的诸侯不出兵,自己肯定会和申侯的军队打一战,谁输谁赢说不准,但自己的军队因而损失,实力大减。
其他的诸侯实力没有减少,自己会处在一个危险的位置,周边的诸侯国不比周王室危险。如果打赢了,无非会得到周幽王一些奖励,周幽王也奖励不出好东西,周王室也是靠诸侯国的进贡过日子的。
假设不出兵最坏的结果是,周幽王赢了申侯,不过周幽王还有攻打其他诸侯的实力吗?
不出兵还可以敲诈申侯,周王室因此没落,从此脱离周王室的影响,自己又不用背上不忠的骂名。
总而言之,按兵不动不出兵好。
诸侯国敢这么做是因为周王室的实力变弱了。如果周王室的实力和开国一样,周幽王来几次烽火戏诸侯都没事。
周幽王点了烽火,诸侯来了问有什么事叫我来了,周幽王说没什么事,就是褒姒想看你。
第二次周幽王点了烽火,诸侯又来了,周幽王说也没什么事就是让你过来开个会。
只要周王室的实力够强,没有诸侯敢不来,如果不来正好拿他们开刀,都不用搞什么杯酒释兵权了。
当然,一个好君主不会这么干的,毕竟这事关于国家生死存亡。
这就是分封制的缺陷,周王室强大诸侯还会听你的,周王室衰落了,谁都想分出去。
而周王室却无能为力,诸侯有军队,敢反的军队都强,周王室又指挥不动其他的诸侯,其他的诸侯也不愿意打。
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