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儿子最后一次去新加坡和缅甸参加考试。当时正值冯小刚倾力之作电影《芳华》点映,我们无聊之际便去影院观影。
影片格调怀旧,色彩单一,影片用怀旧美好的画面,勾勒了无奈、丑陋和血淋淋的现实。影片内容贯穿了一代人的大半生,青春岁月,越战经历,时代变迁、芳华逝去,浓缩在两个小时里。冯小刚以他特有的视角和感悟诠释了对青春,对爱情,对人性,对战争,对一个时代的理解,很有历史的厚重感。贯穿影片的主题曲是70年代电影《小花》插曲绒花,或许是冯导刻意用这首歌勾起观众对那个年代的共鸣和回忆吧!影片结束,观众没有一人起身离开,默默看着冗长的字幕流尽,熟悉的旋律响完,依旧沉浸刘峰和小萍车站相拥的结尾场景中,片尾曲结束,影院零落响起了掌声。在潸然感慨中走出影院,外面车马琳琳、阳光灼灼,芳华依旧。不禁感叹我们这代人的芳华已逝,孩子们的芳华刚刚开启。
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善良不被善待,是不是还要保持善良的讨论。关于这个话题,也是电影对过去时代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的深思。在《芳华》的时代,人们为了出身、为了入党,为了功利,相互倾轧、恶待善良。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权利,为了金钱,同样会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不同的时代,标的物不同罢了。一个社会如果人文精神、人本精神缺失,没有文明的环境,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没有孕育善良的土壤。就如一次拙劣的判决可能会成为压垮善良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社会的悲哀。在电影《死亡实验》里。一群心地善良、有教养、高素质的人群,在实验中被封闭到一个特定环境里,仅仅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他们因扮演身份区别,快速转化成残暴狱警和忍虐囚徒。人总有善恶两面,世界上没有好人坏人,只有好的环境和恶的环境。人随环境而变化,人性和环境比,环境可能更重要。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曾是罪犯和苦力的流放地,但在良好的环境下,现在已然是文明之邦。
当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国家在转型和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塑造能和国际接轨的一代人。不同的的时代给出不同的机遇和使命,让一代代人用各自的方式承担和解答。这也是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读书的原因。让他接受自由的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感触法制的社会,做健康健全的人,能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融入全球现代化的普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