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素材积累法:阅历,观察,思考,阅读。
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字面意思而已。行动起来也许有点难,但我们想写作,就必须脚踏实地,把想法落到实处,不是吗?
阅历: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很多不同于别人、独特的人生阅历。我们生来不同,不同的经历塑造了每一个不同的不同。
所以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身边的人的经历,去寻找一些素材:可以包括个人经历、感悟、对某段回忆的追溯等等。
观察: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情,但不同的人观察力也是不同的,如果同样描写一段生活中你观察到的场景,有的人就会写的非常流于表面,而有的人写的就会十分的绘声绘色,且细节满分。
所以锻炼观察力对写作也尤为重要,平时可以多留意一些场景,尽量去观察别人很少注意到的细节,用眼睛当相机,录入到自己的大脑中去,以便以后写作需要时,便可回忆这段场景进行细致的写作。
思考:其实不知道你发觉没有,我们的大脑其实一直处于思考并处理各种信息的运作状态。走路的时候想着怎么走快捷,吃饭的时候想着接下来我想吃啥,聊天的时候斟酌着该怎么说下一句话。
所以可以通过思考得来的素材也是多种多样。比如你近期看过的一个电影,听过的一首歌,看过的新闻,都分别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如果都写下来,展开讨论,增加深度,寻找共鸣,就会是很好的素材来源。
阅读:通过阅读来扩展素材其实更为简单粗暴。我们经常说输出倒逼输入,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
所以经常阅读,你可以获得很多以前你并不知道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从而引发你自己不同的看法。书籍可以带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其中奥妙还需大家自行探索。
接下来呢,我提交一下自己通过这四个方法搜集的四种素材。
以下素材内容皆为概论,并没有深入引出实质内容,本文只是为了锻炼自己从生活中提练素材的能力。
小伙伴们也可以从这四个素材积累法的角度出发,分别尝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素材大致写下来,顺便开阔自己的素材库。
记住,写作这件事是没法好高骛远的,必须勤写勤练,才是唯一出路。
素材一:阅历:近几年身边结婚有小孩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原来还都是一个个稚嫩的脸庞时常凑在一起没心没肺的笑闹。可现在偶尔大家再聚到一起的时候,却不知不觉中分出了好几个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共同语言,友谊的吸引本就是在同一境遇下的同一理解产生了共鸣,便有了更深一层的探讨。因此,在时间的推移下,才产生了圈子的分化。
素材二:观察:家中养了两只小仓鼠,小白和小乖。今天来说一下我家小白,小白是只帅气的公鼠,每天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跑到它喜欢的蓝色管道中细心的梳洗自己的毛发。小时候的它还没这么爱美,睡觉的时候喜欢四脚朝天式,也时常会像未出生的婴儿一般将自己缩成一团,那酣甜的睡姿特别惹人怜爱。刚来时的它对我却并不害怕,会蹲在我的手心用粉嫩的小鼻子好奇的嗅来嗅去,当看到它最爱的白菜叶时,激动地站起前身用两个小爪急切的向前够着,生怕被别人抢了去。当它成功将小白菜抱在胸前时,它会先细细的小口品尝,并时不时的抬头警戒一下周围的情况,等它尝过了新鲜便会心急的将剩下的小白菜通通塞到颊囊,带回窝中慢慢品尝。
素材三:思考:昨天偶然间又在电视上看见了正在播放的《忠犬八公》,这是一部改编自日本真实故事的电影,我被它的深深吸引不只是源于我对动物的热爱,也是源于八公对那一份守候的坚持。我想养过宠物的人会更容易理解这份感情。从小到大我养了好几只小狗,也经历了几次离别和他们的病痛。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想法是我始终不可忘怀的。就像那句话说的:在狗狗的眼里,你就是它的全世界。而你的世界里却并不是只有它。由于现在工作在外,每年回家的时间很短,跟我家小狗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每次回家看见它见到我时雀跃的模样,我就很心痛。虽然它有我父母的陪伴,但我却知道它每天翘首期盼等我回家的模样,知道它见到我后从不离开我左右的模样。就像八公一样,在很多狗狗的生命里,等待,就像它们的必修课一样,漫长的伴了它们的一生。而电影中人与狗之间的情谊,虽有小许的忧伤却又那么美好而绵长。
素材四:阅读:很久之前看过一本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它是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与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之间的故事。而我一开始是由于好奇翻开了这本书,却不自觉的被其中看似疯癫的奇言妙语所吸引。而当你静下心来读完就会发现,有些你以为的并一定是你以为,而天才和疯子的区别或许就真的只是在于那一线之间,关键在于你是站在哪边如何去看。
以上是我抛出的砖,接下来就看你的玉了,同为喜欢写作的小白,我很乐意把我每天学到的写作技巧分享给大家。
都说学习一种技能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自己领悟的同时去教给别人,我对这一点深以为然。
所以接下来如果有人需要,我也会继续分享一些我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然后和你们一起互相监督,一起实践,一起进步。
加油,坚持下去,我们就是最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