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原因
在我们六年级(10)班六小组中,有很多人都曾练习过书法,并且书法基本功很扎实。在他们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就发现了魏碑这一种小众书体,对这种奇特的书体很感兴趣,希望能够了解到更多有关魏碑的知识。在经过全组同意后,我们决定来研究魏碑。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大家对书法的认识还很少,更不用提魏碑了。所以我们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让大家更加了解魏碑并且能够欣赏魏碑这一种小众的艺术形式□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都不重视学校的书法课。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展示,以一种书体的形式,让大家喜爱上书法,尊重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艺术文化,一同加入到练习书法的行列中,让软笔书法被更多人所熟知,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要想知道北魏墓志在历史中有哪些影响,我们就先要了解它所属的流派——魏碑到底是什么?通过查找资料,我们组初步了解到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魏碑中也各不相同,形态各异,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记和摩崖刻石四种。这时的书体结合了隶书和楷书两种书体的部分特点,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
通过考察参观,我们还了解到了魏碑的历史背景。我们去参观了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中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学兴盛。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学之士,撰写文章以纪其事。或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写,一时间,从汉代风行的立碑时尚,转向佛学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刻石佛记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数千万,魏碑在此应运而生。
我们还拜访了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的戴老师和魏老师,通过两位老师的仔细讲解,我们知道了魏碑的四种形式分别是什么,对比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影响。
三,书体对比
下面,就让我们先介绍一下这碑碣、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这四种形式分别是什么吧。
碑碣:古代中国人民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圆首形的或者形状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东汉以来,碑碣渐多,用以纪事颂德,在后世碑碣名称往往混用
墓志铭:为北碑的另一大宗,产生于东汉末年,是埋入地下的堪碑。后来发展为一种石刻品类,体制多样而精致,已出土的北魏墓志达二、三百方之多,大都为精美秀整的楷书
造像题记: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发展步入高峰。北朝地区在佛即君主、禅观苦修思想的影响下,开窟造像的风气大盛,人们把建造佛像的人的造像事迹刻在佛像下方,这就是造像记。
摩崖: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从字体,章法,笔法等方面来对比一下这四种形式间的区别与关联吧。
墓志结构严密,趋于规范化,书势由古朴走向妍美,清爽劲利,独辟格局如《张黑女墓志》,笔兼方圆,体取横势,使锋峻宕,时出隶意,风神质朴秀雅。□摩崖开张奋发、奇态横生, 如《郑文公下碑》多为圆笔,运笔舒畅,字字安适。
造像题记是以横平竖直、方整矜严、结体宽博为结字特征。北魏《王元祥造像》章法疏朗俊逸,虽纵有行横有列,但行距和字距都显得较为空灵。□碑碣无字体规范,书法丰富多彩。享有盛名的《张猛龙碑》,结构精绝,变化无端,为正体变态之宗,备受后人推崇。
所以我们通过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墓志铭结构严密,笔兼方圆,质朴秀雅;犀利刚劲,宽博朴厚,笔画意势舒长;摩崖刻石开发奋张,奇态横生,字字安适;碑碣结构精绝,有方有圆,变化多端
我们了解到了这几种形式在历史上有以下作用:
魏碑为后来清朝及民国时期的整体书写风格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书体普遍都苍劲有力,雄浑浓厚。魏碑出现时期较短,但它连接了历史上的两大书体——隶书和楷书。既进一步完善了隶书,也为后来新兴的楷书铺下了发展的道路,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功不可没,后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我们还亲自临摹了一些魏碑的书法作品。在临摹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魏碑的部分书体自由狂放,但是在书写时也是大有讲究,例如每一笔的结尾收笔处,就不容易写好。通过书写魏碑,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
四,研究成果报告
魏碑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堪称汉碑中的上品。古今书法家都对此给予最高评价,可谓汉碑集成之碑。
几百年来, 魏碑字体因其独特的形貌引起众多书法爱好者和文字研究者的兴趣,以至“魏体”、“破体”、和“新魏体”等相关术语相继出现在书法史上。
魏碑由于其有力与浑厚,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大部分政治家、书法家均吸取了魏碑的书法特点和书风,让人有种精神抖擞的感觉,并以此来书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热爱。
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颜之推、康有为、阮元、刘熙载、包世臣等, 对该时期魏碑的字体风格、用字现象纷纷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评价。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各种输入法软件中均有出现与魏碑有关的字体,如“方正魏碑”“华文新魏”等,这充分说明了这一小众书体,随着时代的推进,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也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开始重视起保护及传承书法文化这项义务来。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传承至今,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可见,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在展示的最后,我们希望大家也能够着手练起毛笔字,让书法渗入我们的内心,一起感受这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