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前,我被灌输一种“不懂就要问”的思想,可是直到今天才明白,“你所有的答案都是你挣来的”。
1.拒绝做伸手党!
最近在准备入一台新电脑,但是作为一名小白真的完全不知道怎么看配置。然后我就求助大佬了,当然是一个挺好的朋友,所以他就给我发了很多语音。说实话,我以前真的是一个很懒的人,看到一长串的语音很头疼。“你说啥都对,就是可不可以直接给我一个链接告诉我买哪个……” 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当时的懒惰行为很脑残。事实上,我听了一遍又一遍语音,做了笔记查了一些资料做了总结。时间上确实比伸手要答案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但是内心突然的满足感让人很愉悦。这样以后,我也会慢慢地自己学会选电脑,而不是每次都要求助别人。如果当时我发了那句话,我觉得这个朋友以后应该都不会再回答我的任何问题了……
拒绝做伸手党其实可以让自己收货蛮多东西,直接得到最后的答案就没有办法体会解题过程中一步一步突破的满足了。
2.不要在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位为一个失败者
虽然在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很多疑惑,但这不能成为否定自己的原因。只要自己认真思考并查找了一系列文献之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向明白的人求助。不用担心自己的问题太简单,也无需太低声下气,做到刚刚好的谦卑就好了。求助的对象不会因为你的问题而太简单而轻视你。所以用简练的语言总结问题取代“我不会,我真菜,怎么弄都不会,拜托你帮帮我解决”这样的字眼。
3.描述目标取代描述过程
描述问题时直接给出你的最终目标或许能获得其它的更合理的办法,而不是死往自己出错的路上闯。
4.不要要求别人私下回复你的问题,并在解决后追加一条“已解决”
初学者总会遇到一些相似的问题,在所加的群里,学长总会鼓励大家在群里提问所遇到的问题。或许问题很多可能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笨”,但这不是笨,事实上能让更多人看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避免学长回复太多类似问题。
在问题解决后,加上一句“已经解决,出错原因是……” 避免了看到问题的人花时间再去为你解决这个问题,也让查找相似问题解决办法的人知道出错在哪里。
5.避免张贴相同的问题
或许你的问题正在被解决,多一点耐心,而不是再张贴一次。
读完“提问的智慧”后的一些所感所想,或许等过一段时间,当我再读一次的时候又会有不一样的感想,期待自己的点滴进步,也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回答我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