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重庆洪崖洞事件后续:官方下场严厉处罚,红衣女被封杀

重庆文旅这次算是把“亡羊补牢”玩明白了。

洪崖洞红衣女强拽游客拍照、派出所门口摇人撒泼,结果三天之内被罚款、拉黑、限制从业,连带着景区都被扒出一堆“坑人套路”。

网友看得直呼过瘾:“早该这么治了!再让她嚣张,洪崖洞的灯都得被她骂灭。”

7月10日晚上的红衣女,还是那个敢在派出所门口堵游客、打电话摇人的 “洪崖洞一姐”。对着朱先生一家骂祖宗十八代,吓得孩子浑身发抖,民警劝了一个多小时还梗着脖子喊 “凭啥让我道歉”。

短短三天,她就成了低头认错的“乖宝宝”,对着镜头鞠躬说 “对不起”。这变脸速度,比重庆的天气变得还快。

官方的处罚堪称“组合拳”:公安罚款让她肉疼,摄影协会拉黑断了她的财路,洪崖洞直接把她列入“永久黑名单”。

有网友调侃:“这哪是处罚,是给她发了‘景区流放令’。以后想在洪崖洞讨生活?除非她改名叫‘白衣女’。”

最解气的,是朱先生的反应。这位四川游客全程硬刚,报警、维权、接受官方道歉,硬是把一场糟心事变成了“旅游维权范本”。

他说“重庆人不是这样的”,这话戳中了很多本地人的心——事件发酵时,重庆网友集体在线“大义灭亲”,有人扒出红衣女,早就因为强买强卖被投诉过,还有人主动给朱先生推荐“不坑人的景点”,活脱脱一场“家乡名誉保卫战”。

红衣女被收拾了,但网友的吐槽根本停不下来。

有本地游客爆料:“左边桥都封了,工作人员还骗外地人‘走小道 30 块’,当我们重庆人是摆设?”

更有人吐槽拍个江景被驱赶:“合着不花钱拍照,连看风景的权利都没了?”

这些套路比重庆的楼梯还绕。强拉拍照只是“初级坑”,进阶版是“十元变七十元” 的漫画套路,终极版是“带你抄近路” 实则绕去购物点。

有游客算过账:“在洪崖洞逛一圈,防坑的精力比看风景还多,比解九宫格火锅还费脑子。”

景区管理的“睁眼瞎”,更让人窝火。红衣女在洪崖洞横行了这么久,难道没人管?还是管了等于没管?

有内部人士透底:“这些揽客的多少有点‘关系’,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了事才慌忙灭火。”这次要是没闹大,估计又是 “批评教育” 了事。

官方反应够快,但能根治吗?重庆渝中区文旅的反应速度,值得给个“及格分”。

从通报道歉到上门沟通,再到三天出处罚结果,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快。工作人员当面给朱先生道歉时,连孩子被吓到的细节都顾及到了,态度算是诚恳。

但网友更关心“后续”。拉黑一个红衣女容易,能把所有 “红衣男”“蓝衣婶” 都清出去吗?

有景区从业者透露:“这种揽客的都是‘团伙作战’,今天封了这个号,明天换个马甲继续干。”就像打地鼠,按下这只,那只又冒出来。

更关键的是“长效监管”。

洪崖洞不是第一次被吐槽,之前的投诉堆起来能绕吊脚楼三圈。这次要是只处理个红衣女,不查背后的利益链,过不了多久还会有“绿衣女”“紫衣女” 冒出来。

网友说得直白:“别光罚人,把那些纵容乱象的管理者也查查,不然就是治标不治本。”

游客要的不是道歉,是不被坑的底气。红衣女被封杀,大快人心,但这事不该就这么过去。游客去洪崖洞,是为了看夜景、吃火锅,不是为了跟揽客的斗智斗勇。

重庆文旅与其花心思搞宣传,不如把景区的坑填上——比如装个“防坑提示牌”,比如让保安多巡逻几圈,比如开通 “坑人举报直达通道”。

朱先生说得好:“重庆人不是这样的。”

这句话里藏着期待:期待洪崖洞的风景配得上它的名气,期待重庆的热情里没有套路。毕竟,谁也不想带着对一座城市的向往而来,带着一肚子气离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