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这个名字我们都很熟悉吧,在初中的历史书的近代史这一章我们都学习过他。他曾经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反动组织,是历史上的名将。可是他的一生也并不是那么顺当。在他成功之前,就曾经吃了五次大亏。
第一次是因为他资质太差,在秀才考试中被考官公开批责。
第二次是顺利当官后,并建议皇帝举行日讲。也就是在一个教室里,文武百官在下面坐着,皇帝在上面讲课。纠正大臣们的不良官风。皇上要求他画一张这样教室的草图,因为准备不充分,他被大臣们取笑。日讲这件事也就不了了知了。
第三次亏,也就是他又一次给皇上上书,他觉得整个官场的风气太败坏了。直接批评皇帝。希望自己的直言能够敲醒这个糊涂皇帝。但是却把皇帝气的差点把他杀了。
第四次呢,是最受辱的一次就是他差点被普通士兵给杀了。他在湖南省办团练,得罪了湖南省的所有文武百官。并且在一次他的兵和绿营兵的械斗中。绿营兵直接冲到他办公的地方就砍他。是想一个普通的兵都敢砍他,他做的这个二品官还有何脸面。这一次吃亏对他来说是受辱最重的一次,他在此之后,也是经常性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也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办团练,打胜仗。所以他努力研究如何取胜,研究地形,地理,研究水上作战的船只该怎样做……最终在和太平天国的作战中十战十捷。
第五次吃亏是皇帝对他的不信任,皇帝担心他将来势大再威胁到皇权,直接把他派去江西,帮助江西的作战部队攻打太平天国。然后在江西的正规军经常性的欺负他,不给军饷,种种不利于他。在此他接到了父亲噩耗的消息。需要回家丁忧了。皇帝也批准了。
其实和曾国藩的这五次吃亏比起来,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又能算得上什么呢?在生活中我们确实需要多读史书来使我们明智。
回到家后,因为经历了这些事情,他的脾气变的非常暴躁。逮谁骂谁。在极端痛苦中他拿起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的书,他知道了他在官场中缕缕碰壁,不光是因为官场的风气败坏。和自己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关系,他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他把家居的两年称为大悔大悟之年。然后他的思维方式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和四十岁之前完全不同。
他开始变的非常的谦卑,已经变的非常的老奸巨猾了。对处理李秀成的案子,也是表现出种推心置腹,真实不欺的神态。这使得李秀成一时意志动摇写下自述书。
其实吃亏是福这句话在他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吃过亏的曾国藩知道了想要有所成就,光靠自己的愤世嫉俗,纯钢至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需要学会像水一样融汇贯通,学会外圆内方。
有一句话形容的很到位,要想自己得到发展,就要帮助别人得到发展。要想自己站得住脚就要先帮助别人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