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瑜伽的伤害:
一:觉知力不够
初学者自我觉知能力差,对自己身体不了解听不懂口令,更不了解体式,没有用心去体会身体每一处肌肉骨骼的状态反应。做错而不自知,过度强迫自己。
二:不专注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讲话分神,过多关注老师和旁人。攀比心态导致无法感官内收,不能专注用呼吸引领体式。
三:随心所欲
1、课前不热身,导致关节太过僵紧无法正确的完成体式。
2、体式做不到位,让身体停留在一个看似舒适却伤身的程度。
3、忽略冥想和休息术,没有让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完全放松,高度活跃的身体能量没有适时疏散。
4、呼吸错误、没做到吸气延展,呼气放松,不自觉屏息。
5、支撑点错位:体式保持中过度将压力集中于关节。
以上都是让你瑜伽练习受伤的原因,请检讨有没有在课堂上追求高难、攀比较量的错误心态?请重新调整自己,课堂上认真聆听老师口令引导,随时关注呼吸,用呼吸引领体式,运用合理正位的方法完成练习,尽量规避练习风险,以便在瑜伽练习中获得强健体魄和良好状态。
瑜伽练习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群力量,从而让膝关节得到更好的稳定性和灵活度。所以,瑜伽练习同时具备膝关节的疗愈作用。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瑜伽练习不注意,也会导致膝关节的损害。所以,练习瑜伽时要着重注意膝关节的保护。那具体需要怎样保护呢?
先期要做好髋关节的热身运动。
在瑜伽练习中,先期要注意做好髋关节的热身运动。可以练习旋转髋关节的体式,如蝴蝶式、牛面式等,加强髋关节的的拉伸。只有先期开展髋关节的热身体式练习,才会减少膝关节的受伤机会。
2/6
练习时要注意根基稳固不松懈。
练习瑜伽时一定要注意根基稳固不松懈。根基稳固可以通过脚掌的平稳有力均匀分布来实现。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时将脚趾努力张开向上,将脚心通过足弓来向上提起。这时膝盖上的半月板不太会被过度挤压。
3/6
膝盖弯曲体式中保持膝盖垂直。
在练习膝盖弯曲的体式中,如战士式和侧角式等体式时,始终注意保持膝盖的垂直并位于脚踝关节的上方,并注意保持膝盖与第二个脚趾的方向一致不移动。一定要注意,不能让膝盖超过脚尖的位置。
4/6
要注意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
在练习腿部伸直的体式中,要注意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可以尝试稍微弯曲一点膝盖,注意脚掌的紧紧贴地和均匀用力。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可以带来更加稳定的平衡感。
5/6
要感知膝盖细微变化及时调整。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感知膝盖的细微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这是因为膝盖周围组织的敏感度不高,一旦自己感觉有不适应的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以免带来进一步的损害。
6/6
经常练习平衡体式来防护膝盖。
练习平稳体式时人体会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来找到最佳的位置,并合理的使用膝盖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尤其是膝盖用力的平稳体式,对于加强膝盖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十分有帮助
膝关节超伸
关节超伸会导致大小腿变的紧张,
而当大小腿变的紧张后,
就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
特别是小腿变紧后,对脚冰凉有很大影响。
[机智]解决方法:
1.加强臀部肌肉,释放膝关节张力。
2.用手掌放松大小腿,促进血液循环
贴墙半蹲[1]
如果说,“小半蹲”是配合着“面壁深蹲”和“原地深蹲”等运动锻炼必须做到日常保健练习用的话,“贴墙半蹲”则是在膝关节受损伤感到疼痛的时候必须练的一种练习。它有着很强的纠偏修复功能和保健功能。有时间的话,练习练习当然是有好处的。
二.关于腰部问题
错误体式习练伤害性:
1、脚趾过渡用力导致膝盖超伸,膝盖窝塌陷膝盖骨其受到挤压;
2、腹部处于放松的状态影响臀部前倾,给腰椎和胸腔造成压力不均;
3、髌骨、大腿前侧肌肉放松,让膝关节没有空间,增加对膝盖和腰椎的挤压。
四柱式体式局部对比
安全习练关键:
1、调整向心和离心收缩,髌骨连接大腿前侧肌肉用力上提,让膝关节获得空间;
2、从大腿根旋转带动膝关节转向并正对脚趾,此时膝关节是不受挤压的。这种旋转在体式中必须持续保持;
3、后腿脚跟保持向下的力量,膝关节持续正对前方,让膝盖避免拧挤的压力。
/ 下犬式 Adho Mukha Svanasana
错误点;塌腰、整个脚没有均匀用力导致大腿后侧处于放松的状态,肩胛骨过渡下压给,胸骨、肋骨造成更大的压力,手肘。手腕处于放松的状态。
错误体式习练伤害性:
1、脚掌用力不均匀导致腿部肌肉伸展不够,大腿后侧伸展不到影响臀部的肌肉,使臀部处于放松的状态。
2、上背部和肩膀过渡下压给胸椎和肋骨造成压力,导致肋骨外翻
3、手掌,手肘分散力量不到位,处于放松的状态导致所有重力在胸腔上, 给胸腔过渡挤压,整个腰背部没有舒展的空间。
下犬 式体式局部对比
安全习练关键:
1、调整向心和离心收缩以保持脊柱中立对齐,给脊柱的伸肌和屈肌更大的空间;
2、向心收缩是向上旋转并外展胸腔的肩胛骨,释放胸骨和肋骨的压力,整个核心机收缩,给腰椎最大的空间。
3、保持腕关节和手肘均匀受力,手掌4个点触底,手肘相对,肩膀后推,给脖颈更大的空间,颈后侧所有的皮肤舒张,下颚内收。
4、离心收缩,防止髋关节过内卷和。
5、尾骨上提,臀大肌舒展,内部旋转、内收并将股骨移回至臀窝,保持脚的弓形且不约束踝关节的背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