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平台概括起来就是“两微一端”加上FM平台和直播平台,分别说说自媒体的盈利模式。
一、微信公众号:
1、 面向商家收费的盈利模式:
(1)广告文。微信的软文大家再熟悉不过,它将广告内容和文章内容完美结合,每每让你猝不及防。前几天公布出的《中国最贵自媒体排行榜TOP100》中的数据显示,“papi酱”微信公众号广告费用高达2200万元,名列首位,其后是数十万到150万,排在最后的,也要8万元一条。
(2)广告位。这个广告位展示的广告并不是自媒体人选择的,而是平台选择的,我们并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广告。
据统计,百万粉以上的公众号,即使是靠每天的广告位广告,一个月也能赚好几千。
(3)帮商家卖产品,为商家提供服务等。也就是帮助商家卖产品从而收取费用,或者为商家提供服务,例如帮助商家某某活动招XX个参与者等。
2、面向粉丝收费的盈利模式:
(1)最直接的就是文章打赏啦,这一功能的目的是扶持优质原创账号;目前,主要针对原创个人账号,并且赞赏金额不缴税、不分成。
(2)产品盈利。产品盈利的方式非常丰富,开微店、淘宝店,出书、出课程,线下交流会等等,这些都属于这个范畴。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定位基本和自媒体本身定位一致,比如时尚大号开淘宝店卖衣服啦,财经大号出微课教人理财啦,在自身专业领域内出的产品,粉丝还是很买账的。其中内容电商最受自媒体人欢迎,即以内容为起点,向粉丝销售商品或者服务的电商模式。据新榜统计,每七个微信大号就有一个做内容电商,而由于微信屏蔽淘宝链接,而自建平台成本太高,于是71.3%的大号选择在微电商的现成平台开店,其中大部分用有赞开店。据有赞提供的销售数据显示,销售额趋势大体如下:
(3)服务盈利。例如法律类的自媒体“贩卖”自己的法律知识,为粉丝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收取费用从而盈利。
(4)招收vip盈利。例如逻辑思维,成为自媒体的会员之后可以享受“特权”。脱不花(罗辑思维CEO)在某上活动中曾经透露:《罗辑思维》总共有66000名付费会员,其中铁杆会员16000人,收费1500元/人,亲情会员50000人,收费300元/人,总计3900万。
但据官方最新消息,罗辑思维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已经暂停会员招募,并且原先的66000名会员将升级为终生会员。如果你还想加入会员只有通过转让的方式获得,需要走一定的官方程序,并且价格也不便宜,亲情会员转让平均价1986.94元,铁杆会员转让平均价3937.77元。
另外,按照题主对自媒体的定义,不收费的间接盈利平台(品牌号、企业号等)和自媒体人代运营的盈利就不再赘述。
二、微博
1、 面向商家盈利:广告
和微信一样,微博也可以有软广、硬广。
2、面向粉丝盈利:微博打赏功能
通过“微博打赏”功能,粉丝们看到欣赏的文章,可以直接“打赏”作者,这对自媒体人来说也是一笔可观收入。早在2015年的V影响力峰会上,微博发布了垂直领域作者规模和商业化进展,月均阅读量高于10万的“头部作者”在微博获得收入超过2亿,仅粉丝打赏就超过4400万。
3、平台奖励:新浪自媒体
“新浪自媒体”计划启动以来,让微博的自媒体人靠原创微博的阅读量就能得到收入。微博电商自媒体人龚文祥曾经爆料过,他靠原创微博的阅读量,仅半个月收入就达6000元。
同微信一样,微博也有自媒体人运用其优秀的运营手段,与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帮助运营企业微博盈利。虽然这不符合题主所说的“自媒体”,但代运营对自媒体人来说确是一笔可观收入,因为据粗略统计微博上有超过500万(现在有更多)的企业账号,微博代运营的市场其实相当可观。
三、资讯端
资讯端的自媒体平台比较丰富,主要有头条号、百家号、uc公众平台、网易号、企鹅号、一点资讯、搜狐公众平台、新浪看点平台等。
由于这些资讯端平台并不支持发布软广,所以这些平台的盈利方式总结起来说主要有两个,一是打赏,二是平台奖励,只是方式各有不同,在这里粗略例举几个:
1、 头条号:读者赞赏,平台支付的广告费(类似微信广告位);
2、 企鹅号:“芒种计划”。“2016年3月1日,腾讯公司宣布正式启动“芒种计划”,自媒体发布、运营的内容,可以通过企鹅媒体平台,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和手机QQ新闻插件等平台渠道进行一键分发,同时对于那些坚持原创优质内容自媒体,腾讯将给予全年共计2亿元的补贴。其在文章页面上的所有广告收入,也将100%归其所有。”(百度百科)
3、 一点资讯:一点资讯也开放了“点金计划”申请;
4、网易号:针对二星级以上自媒体开放赞赏功能。
四、FM平台
1、 平台支付的广告收入(系统自动播放广告,不受自媒体人控制)
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曾经透露,像《枕边疯电台》这样的节目播放量平均在40万这个量级的播客,单月的广告费大概有10万。
2、 面向商家盈利:音频内置软广
3、 面向粉丝盈利:
(1)付费音频收入。随着版权意识的提升,内容付费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其中付费音频就有了不错的反响,比如米果文化于去年6月推出的付费音频节目《好好说话》,截至目前已累计获得超过16万的付费用户,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2)听众打赏。余建军在参加的“跨界创新平台”主办的内部分享会上曾分享过:拥有十几万粉丝的播客,通过粉丝赞赏一年就可以带来10万元的收入。
五、直播平台
1、 面向粉丝:
(1)打赏模式:打赏一根“辣条”啦、打赏个“火箭”啦。
不要小看土豪的打赏能力!直播行业的权威媒体平台“今日网红”于3月29日在“中国直播产业领袖峰会”上发布了《直播行业格局生态报告》。报告显示,1个“土豪”平均打赏11个主播,“土豪”打赏占主播收入近93%,打赏金额前1500位的“土豪”累计消费逾16亿元!但是主播到手提成仅打赏费35%,所以主播的收入并没有外界谣传的那么可观,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开展的调研显示,33.1%的网络主播月收入500元以下,14.6%的网络主播月收入500至1000元,15.9%的网络主播月收入1000至2000元,18.0%的网络主播月收入2000至5000元,不到一成的网络主播月收入5000元至1万元,不到一成的网络主播月收入万元以上。
(2)产品盈利模式:导购到淘宝店啦、直播视频售卖啦
(3)付费模式:各类付费直播,付费教育啦、付费问答啦。举个恰当的例子,去年,李开复大大在知乎所做的“解答关于创业的困惑”的Live达到单场收入10万元;再比如,从2016年11月开始,“雅思天后”刘薇开始在红豆Live进行雅思口语的付费+免费直播授课,单场付费直播最高收入4万元,单场免费直播课程播放量达到16万。
2、 面向商家:
(1)广告模式。去年双十一天猫与直播平台映客达成独家合作,映客不仅为天猫举办50场直播,一些映客主播还参与到了双11导购之中,针对这些合作,天猫向映客支付超过千万的广告费,是直播行业最大的单笔广告,对于直播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直播广告时代来了,并且电商将是直播平台最亲睐的广告形式。
(2)合作分成模式。直播的同时推荐并销售游戏周边产品,增加游戏平台营收,由主播、平台及厂商进行分成。
3、 直播平台分成、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