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艺术之远程书简》———(77)

《华君艺术之远程书简》———(77)

K君如晤:

我知道你已经在峨眉山麓中与家人共享节日的气氛。

我却独自拥抱思想中的“沉吟”

是另一类的心灵美酒,

是丰厚的精神大餐与兴奋……

你知道,

每一年的端午节,

我总是拿“屈原”来说事言情,

具体说来是拿我的作品:

关于屈原和以其大作《离骚》,

为主题思想的人物画作。

这是一幅自诩为“经典描绘和表达”,

尽管拙作早已让真正的藏家拥为己有,

我仍然对其怀有牵挂之心。

是画中屈氏的灵魂在打动我,

“何必天问”的诘语似乎在不停地重复着响起回声,

偶尔也会刺痛我,

彷佛听到内心深处的哽咽。

屈原的“灵魂”,

其孤独与华丽交织,

成为人间内外兼修的精神明灯,

灯光会突然震荡市俗的我们……

屈原作古已经两千四百多年,

没有不记得他的,

只要是中国人!

所有人都把怀念他的日子,

过得像令人幸福的“节日”,

虽然让人感觉奇怪而不可思议,

缘自我们怀着感恩的心。

只要一代又一代的牢记他,

我觉得不管怎么做都行。

我们追思屈先生的伟大人格,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灵魂无上圣洁,

注定了“曲高和寡”的精神人生。

都明白他并未“走头无路”时,

他的魂灵决意要飘移到江心,

让他成为一个见证人,

为一个真实的人间故事见证。

终于成就了一个“经典永恒”,

一部史诗般的“离骚“

那里喷发出无数次的“天问”。

我想象着他投江时的悲鸣……,

【他一往情深地向着前行,

款款走来引起阵阵风声,

意志的伟力令他的长袖鼓动,

似乎将要驱驰扙劍,

坚韧的嘴唇这么严峻,

看世界談漠到冷凝,

时间似乎停止!

他毅然选择了这条路,

赴死远征!】

如此便成功了拙作,

《何必天问》。

——————

另外:

收到你的棕子,

谢谢你的人情,

一起分享思念,

聊聊屈原先生,

不论我们他们,

肯定愉快开心。

顿首搁笔。

华君于2019-五月五端阳凌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何必天问图》98cmX62cm

跋文款识: “何必天问,为屈原写像,熟读离骚千百句,方有此悟”;

作于1996年;展出:1997年香港大会堂个人展;香港艺术机构收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