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遗留的公房还未买断成个人产权的,全北京大约还有几十万套。近些年国家重启房改政策以来,开始逐步的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的公房问题,可很多人都抱怨房改的进度太慢了,有的小区等待了30年才重新等来房改政策。
房改进度缓慢的原因有很多,既然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就有很多需要溯源查证的事情,老百姓不知道其中的繁杂,所以认为房改不就是你卖我买吗,哪有那么复杂?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我们都知道参加房改政策的前提,是产权单位首先得有售房计划,如果它没有售房计划,作为个人即使你有很大的购房意愿,也是不可以进行房改的。那么产权单位在制定售房计划前,都有哪些复杂的流程呢,今天就让大家了解一下,在房改前你看不到的、那些细枝末节繁杂的流程。
自2020年起,单位拟将公有住房出售给职工,也得遵循规范。《关于按房改政策出售公有住房核准及备案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也正式印发,明确单位出售公房需制定售房方案。除了购房人情况、房屋情况等基本信息外,售房方案中还得提交住宅租赁合同供审核。
单位公房怎么卖?这是许多住在老公房里的职工最关心的事儿。《通知》首先明确,单位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应依据本市房改统一政策和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房改售房方案,并按隶属关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执行。其中,市、区属一级单位房改售房方案经党委(组)或董事会等本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并报房屋所在地的区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及以下单位的房改售房方案,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售房单位再持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复和单位隶属关系的情况说明到房屋所在地的区房改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作为售房中的唯一“指南”,《通知》要求,房改售房方案中应包括政策及执行依据、售房范围、购房条件、售房价格计算方式、优惠政策、维修管理等内容。与此同时,方案附件里还得包括三项资料:一是所售房屋不动产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无不动产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的,应提交由不动产登记部门出具的“确权证明”;采取具结方式的,提交由不动产登记部门出具的《具结保证书》;二是所售房屋及购房人情况明细表,明细表载明购房人姓名、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房屋地址、建筑面积、分配入住时间、购房人及其配偶已购或承租其他公房情况、房价款等;三是公有住宅租赁合同或相关材料。
这是首次在需提交核准的资料中,增加公有住宅租赁合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加公有住宅租赁合同,是为了强化房改售房购房人身份认定。考虑到可能存在没有签订公有住房租赁合同或丢失原租赁合同的情况,也可以提交证实购房人身份的相关材料,经查实办理房改售房。
对于公有住房售房单位因重组改制、名称变更等原因持原单位房屋产权证书办理核准和备案的,《通知》也规定,售房单位须提交重组改制或名称变更后的单位或原单位的上级单位出具同意承担原单位相关权利义务的情况说明,并提交单位改制或更名的相关文件材料。无上级主管部门的单位,其售房核准和备案工作由房屋所在地的区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