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爱灵
今年新春,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播出,掀起收视如热潮,其他文化类节目如《见字如面》、《朗读者》、《经典咏流传》也被称赞,但同时,网上也不乏质疑与批评的声音。仅以此文,陈述我对以《中国诗词大会》为首的文化类节目的看法。
《中国诗词大会》能迅速掀起热潮,自然有它的原因。第一,文化类节目在数不清的综艺、电视剧等娱乐节目中是一股清流,它一出生,就获得了关注。第二,它传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仅仅这样,就已经能获得成千上万家长、老师的认同。第三,我看过的一些片段,有温婉的知名主持人董卿,有学识渊博的清华北大学生,也有热爱诗词的平凡人。他们诵读的诗词来自各朝各代,风格各异,既能丰富我们的见识,也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是浮华的,是安静的。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其结果自然具有两面性。这是一档电视节目,自然由有利于传播中华诗词文化,让传统文化走下“神坛”,走进我们的生活,激发人们对诗词的兴趣,把诗词传承下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节目内容的深度会因为它是一档电视节目而受限制。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节目自然不会像我们在课堂中学习诗词那样,老师的讲解细致到每一个字的用意和情感,只能讲解诗词大意和创作背景,而这对于想要深层次研究诗词、提高考试成绩的学生来说,作用并不大。它究竟是一档电视节目,不是学术性平台,就免不了受收视率和背后利益影响。
在我看来,《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只要走对方向,就能保持一定的热度。对于满腹诗书的参赛者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去与自己有着相同爱好、能力不俗的人同台竞技,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收获更多。对于观众,我想说的是,看节目不应该只是看,而应多思考选手和评委的话中是否有纰漏,能否更深入地解读诗词或文章,或者是否有其他的理解角度。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对于节目制作组,希望他们能保持初心,明白自己想要带给观众什么,不被利益驱使,认真、真诚地做节目。
一度春风,吹来万千诗词。愿我们都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把诗词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