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

昨天看了一个关于快闪的视频和帖子,是不同高校的学生在不同场景唱了同一首歌。

知道快闪这种模式已经很长时间了,由一开始的搞笑和吸睛内容,一直到目前比较抒情优美的音乐和歌曲演唱,快闪已经演变了许多。一开始只是某个人想出来的一个幽默搞笑的主意,得到很多人的响应,满足了一些人想引人注目而又不肯曝光太多的心理需求,达到让观众惊喜而又惊愕进而感觉莫名其妙但又觉得无伤大雅甚至觉得感受愉悦的目的。

最先的快闪是在纽约曼哈顿出现的,后来这种形式蔓延到欧洲,亚洲等地。中国的快闪也已经出现好几年了。

查查百度百科,对快闪的解释是这样的:快闪是“快闪影片”或“快闪行动”的简称,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用网络或其它方式,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出人意料的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为,然后迅速离开。

维基百科则这样诠释:快闪党(亦称快闪族;英语:Flash mob)是一群人透过互联网或手提电话简讯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一般是不违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又在短时间内若无其事般急速消失。

首先肯定快闪是一种行为艺术,时间是短暂的,最长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5分钟以内,等到周围的观众反应过来没多长时间,表演者已经要散开了;其次快闪是松散的组织,有发起人,有参与者,除了有约定好的时间、地点和行为,其他应该是没有的,比如事先的排练,设定好的人物,更没有安排好的摄像等等;第三,参与快闪的人互相之间绝大部分不认识,纯粹是因为爱好参与一场轻松快乐的艺术表演。

当然,快闪行为一定不能违法,这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快闪缺失了原有的一些特定因素,比如加入比较强的组织形式,加入事先的排练甚至安排了演员出场位置,加入了隆重的演出服装,加入了扩音装置和摄像安排,甚至加入了影像后期制作,快闪就又回到剧院的舞台,只不过是把舞台换了个地方。

这样,原来快闪带给观众的惊喜和随意、轻松和自在就又消失了。

这样的快闪也许应该另外叫个名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场诚品,阴差阳错,把小小的定格快闪做成了和诚品“合作”的圣诞快闪,借着诚品的名号,给自己做大了声势。第二场呢,因...
    Wuna阅读 4,035评论 0 1
  • 快闪,在百度百科里是这么介绍的: 快闪是“快闪影片”或“快闪行动”的简称,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
    几米一回头阅读 6,012评论 0 1
  • 人生可怕的不是绝望 而是在绝望之后的忧伤 那种忧伤 是十字路口的彷徨 那种彷徨 是一路坚持的冲撞 得或失 都是心灵...
    芹石阅读 1,196评论 0 0